-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纸广告对于建国前成都消费文化建构
报纸广告对于建国前成都消费文化建构
《新新新闻》是1921年9月1日创刊于成都的日报。1933年,成为四川省区内第一大报、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日报。该报创刊以来,极为重视报纸的广告和发行。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该报一度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50年被成都市军管会新闻处代管停刊。①
总体说来,建国前成都本土报纸中,《新新新闻》是商业上最为成功的报纸。抗战时期,成都成为后方重镇,人口的激增等因素造成了大需求,刺激了成都经济。据1934年~1936年关于成都各行业占全市人口的一个调查中,从事商业者的比率达27%;娱乐、迷信和无职业者次之,达19.8%。②这反映出抗战以前的成都是以商业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虽然说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现象,但从《新新新闻》广告可看出,三四十年代成都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已萌芽,广告为其消费文化的生产提供了空间。
本文以1932年~1940年间1月、2月、3月、6月、12月的《新新新闻》作为样本,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考察彼时广告用何种叙事策略对消费文化意义的生产发挥作用。《新新新闻》日报一般是16个版面,广告和新闻各占半壁江山。 广告内容上,药品、书刊、招生、影讯、其他商业类广告及单位、个人的声明、启事等方面的广告都有。笔者将其分为商务广告、礼仪广告、文化广告、休闲娱乐广告、启事广告以及其他等6种。
商务广告与消费文化的建构
商务广告主要包括介绍物品广告、金融界广告及储蓄招股等、医生及药品的医药类广告、烟酒化妆品等在当时社会可看成奢侈品的广告。
20世纪初,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抵制洋货的爱国行动,尤其在30年代达到高潮,加之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使得以爱国为号召的国货广告开始大面积出现在报刊上。《新新新报》1932年3月1日第7版,用醒目的黑体字标明抗日运动中几种国货,花月牌固齿牙粉、面宫粉、玫瑰霜、美发霜、美颜素。1935年2月15日,刊登了“爱国、经济、美观――足下欲得以上三项的美满唯有到‘顺庆新嘉袜店’”。
药品广告也多见报端。一些精明的广告商不再单纯介绍某种药品的功效,开始侧重品??,强调公司形象,并且引导消费者。如,1935年1月14日第8版,韦廉士医生药局刊登了系列广告。一则为治疗便秘、头疼、舌苔、口臭等疾病的药品广告――“清导丸”,“女子无才便是德,此种旧思想必须打倒而革新之”是其广告语。广告以女子思想进步为诉求点来介绍药品。民国时期,中国受到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开始追求思想进步,成为许多女子的理想。药品和思想进步联系起来,暗含了女子要思想进步,首要注重家政和卫生保健。广告刊登者已有一定之宗旨、长远之计划,不再只图眼前之利益。
礼仪广告与消费文化的建构
解放前,结婚并不办理结婚登记,也不领结婚证,有亲朋好友参加的结婚仪式就是对婚姻的见证。除此之外,还有一纸写有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的庚帖。当时具有超前意识的年轻人对“八字”一说往往嗤之以鼻,因此他们选择了登报证婚的方式。一来可以通报亲友,二来可以留一个白纸黑字的结婚依据。在报上登载结婚广告,可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时尚。③
在报上刊登婚礼启事的广告,是身份、经济实力的象征,可作为炫耀财富、身份的一种方式。 1939年6月14日第12版,魏广义、关俊秀结婚启事:我俩承罗九章夫妇介绍,家长许可,于民二十八年六月十二日在蓉举行婚礼,际此抗战期间一切从简敬告亲友,恕未另柬。旁边一则订婚启事则为扶金华、高小仙订婚启事。此外,报上也刊登了少量的解除婚约和丧礼启事。
有关假日的礼节性问候的广告较为频繁,尤其是每年的1月1日。在广告版常刊登一些社会名流或者单位企业的问候。如1936年1月1日第4版,一则广告说:恭贺年喜,任鸿隽、胡蔗华鞠躬;恭贺年喜,孟寿椿、周太玄鞠躬;第7、8整版、14版整版有一些团体的问候,如:恭贺年喜,季甫医院、华西大药房同人鞠躬。类似于今天的企业形象广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娱乐广告与消费文化的建构
从消费的角度上看,看电影、戏剧是一种典型的休闲消费方式。民国十年(1921年),电影传到成都。当时的影院不是单一的播放影片的场所,而是具有多种娱乐因素休闲场所。在1932年~1940年间,笔者翻阅的报纸里,电影广告比比皆是,拿出其中一版全版刊登此类广告是常态,智育影院、大光明影院、昌宜影院等都是成都人熟知的影院。最初的影院广告往往就是节目预告。如1934年1月15日第16版:新片布露,联华公司最新言情巨片,阮玲玉黎莉莉主演除夕。这种预告的做法,积极主动地争取到潜在观众,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对于意识形态上的消费文化的建构而言,它只是一种简单的刺激。而后的广告较之以前有极大的区别,如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