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啸雾都,水与人交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啸雾都,水与人交锋

水啸雾都,水与人交锋   狂虐的飓风带着猛烈的海水在苏格兰东北部登陆,并向内陆步步紧逼。灾难片《水啸雾都》(又名《末日狂澜》、《淹没伦敦》、《洪水风暴》)以英国泰晤士河口,真实的地理环境为背景,虚构了海啸冲击伦敦的景象:几十米高的大浪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越过大水闸,直冲大本钟;洪水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伦敦塔桥、大英博物馆和国会大厦等等,都浸泡在水里,近200万人流离失所。危机之中,由于担心无法启动涡轮排水,英国首相授权军方炸掉大水闸……   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的搏斗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但谁又知道在数亿年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和2004年的影片《后天.》一样,《水啸雾都》同样讲述了“全球气候变暖将引发灾难性后果”,再一次给全世界观众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警告。   由于该片中对洪水的展现十分真实,吓坏了伦敦观众:如此惨重的灾难,是否真的会发生?   18世纪英国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厌恶伦敦,他就必定厌恶人生,因为伦敦有着人生所能赋予的一切。”不过还应该补充半句:“包括水灾。”      伦敦与水灾      伦敦的水灾记录始自10世纪。1236年,泰晤士河泛滥成灾,威斯敏斯特宫的大厅里居然可以行船。1663年12月7日,英国作家塞缪尔?佩皮斯在日记里忧郁地写道:“昨晚发生了英国有记载以来泰晤士河的最大潮汐,整个白厅都被淹没了。”   18世纪以后,由于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泰晤士河的水位每百年上升达0.8米。又由于大西洋由北向南运动的低气压,海水被吹向多佛尔海峡,使泰晤士河口的水位涌起,海水屡屡倒灌入泰晤士河中。1928年,伦敦中心区洪水泛滥,淹死14人。1953年,北海风暴潮导致伦敦300多人丧生、2000余人流离失所、6000多所房屋被冲毁、近6.5万英亩土地被淹没。   泰晤士河,这条英国人的母亲河,竟如此脆弱,又如此自由奔放,让它的子民们饱尝了水灾之苦。      修建大水闸      为了避免倒灌溢堤之灾,早在1879年,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就下令制定了泰晤士河洪水法。1928年和1953年洪水之后,英国又不断加固堤防;但是,道高一尺魔??一丈,洪水的威胁反倒日趋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10多年的可行性研究、反复论证和前期准备,1974年正式开工建造泰晤士河挡潮大水闸。历经9个寒暑的努力,花费5亿英磅巨资,1982年,大水闸终于竣工,并通过验收,于次年3月投入使用。   大水闸建筑在伦敦下游20千米处宽523米的河面上,由11座大桥墩把河面分割成4个宽61米、2个宽31.5米的船道以及4个不能通船的河道。大桥墩宽11米、长约60米,呈孤岛状排列在河床中。其银白色弧形外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船道之宽令人惊叹,航空母舰也可以自由进出。6个巨大的扇形闸门设计极为巧妙,各自固定在一个巨大的轮盘上。平时向下旋转卧藏于河底,丝毫不影响船只航行。风暴来临时,以巨大的油缸牵引,将其向上旋转立起,徐徐关闭。河道上的4个升降式闸门则卷扬提升。闸顶高出正常潮位3米,以便挡住汹涌的潮汐。4个最大扇形闸门的单扇自重就有3200吨,可见工程之浩大。必要的时候,水门可以升起,挡住从海上涌来的潮水。巨大的涡轮可以把水抽出河道,以调节闸内外的水面高度。   大水闸建成启用以后,被英国环境保护署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保护了伦敦12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125万人口。20世纪80年代,大水闸每年都要被提升两三次,以挡住澎湃的潮水。   饱受洪水困扰的伦敦人此后终于有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水闸危机      不过,进入新世纪以后,许多有识之士发现,泰晤士河大水闸并非万无一失。   2008年大水闸建成25周年之际,英国气象局的专家希尔说:“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暴雨、水位上升和海平面提高不断升级,大水闸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对其威胁也就在不断升级。”他还表示,“伦敦遭受水灾的机会正在增加”。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顾问斯特恩爵士受英国政府委托,潜心调研后发表“斯特恩回顾”,针对泰晤士河的情况,他认为,“对抗气候变迁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不对抗所付出的成本”。   受“斯特恩回顾”的影响,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风险,英国政府发布“2100专案”,决定再投入40亿英镑全面整修、强化大水闸及整个泰晤士河防洪体系,将潮汐防范水平从预期的2030年提高到2100年。对此,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说过:“我们今天投资1块钱,可为将来省下5块钱甚至更多。”   然而即便如此,泰晤士河泛滥的危险仍然存在,依然不能让英国人高枕无忧。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是大势所趋,这种“天时”最近数百年不可逆转。据英国环境保护署评估,到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