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涨价后内容提升.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纸媒涨价后内容提升

纸媒涨价后内容提升   在过去的几年,武汉报业的价格战一直是降价战。在2008年,这一切成为历史。8月6日,武汉5家报纸统一行动,将零售价由0.5元提至1元,订阅价也相应提高。这次提价,没有谁“一声令下”,但同行们“心有灵犀”,先是8月2日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通告读者,文章内容不同但标题相同――《艰难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走过》,颇为煽情,难言之隐,一气倾诉。8月5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和长江商报跟进,发表告读者书,武汉晚报的标题突出换位思考――《您的体谅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综合来看,几家报纸都在争取读者理解。   经过多年的竞争,目前武汉报纸的办报水平和报纸厚度,在全国虽非顶级,也属一流。1元的价格,在了解报纸成本的人看来很值得,甚至是价值回归。但涨价能否让普通读者接受,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觉得物有所值,这是提价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报纸涨价之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内容?楚天都市报总编辑张勤耘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表示,楚天都市报将采取以下五方面的措施提升内容。      一是加强品牌意识,壮大楚天都市报品牌效应      已创办11年的楚天都市报,开创了武汉市民报的先河,凭借坚守“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在市民中赢得了良好口碑,发行量目前稳定在百万份左右,最高峰时达130万份。   在读者中营造“品牌效应”,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出“大事看楚天”的读者氛围。楚天都市报历来重视在国内外大事件中的报道参与,“神五”、“神六”上天,该报提前半年开始策划方案,安排精干力量前往现场采访,每天不惜版面,对记者在一线发回的报道进行重点包装。   今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楚天都市报在震发当天就派出记者到达灾区现场。随着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先后加派四路人马,文字、摄影紧密配合,后来由一名副总编辑亲自带队赶往一线。在版面上,以平均每天20多个版的空前规模推出抗震救灾报道,编委会全力把握报道导向,合理分割不同类型稿件,抽调后方最优秀的编辑进行包装。近一个月的报道,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同时在舆论导向上紧把政治关,确保不出任何偏差,为凝聚抗灾斗志鼓劲助威,中宣部撰发专文对楚天都市报予以表扬。   正因楚天都市报的大事报道大气、深入、解渴,读者深为认同,那一段时间,报纸发行量稳居在120万份。   此次报纸提价后,编委会再次强调报纸的品牌效应。派出编委会成员进行市场调研,听取读者意见,深切体会到“都市报”这一品牌的效应,一些读者说:“报纸都涨价了,但我们还是要买楚天,看习惯了。”   鉴于此,编委员更进一步将“大事看楚天”的口号叫响。北京奥运会开幕,编委会再次精心策划,果断决定将本地常规新闻后置,从开幕当日起,每天从二版开始做奥运会报道,版面格局保持在15至25个版左右,在报道内容上细致分割,一线记者自采稿、媒体联盟稿相结合,报道文体从现场到评论,都有精心策划。   不遗余力打好大事报道硬仗,就是进一步营造“大事看楚天”的氛围。      二是特色办报,抓一些有特点的周刊、专副刊。创立品牌栏目,牢固抓“特色办报”不放松。      创刊多年来,楚天都市报的副刊已自成特色,既有汇集名流大家的“对话”、“名家”专版,也有颇具地域特色的“茶馆”专刊。从百家讲坛的纪连海、于丹,到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穆拉德博士;从京剧大师尚长荣,到华裔名探李昌钰等等,伴着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世界各地的新闻人物均能在该报“对话”版上出现。   而深受地方读者喜爱的“茶馆”版,每周一期,将最新的地方新闻事件用楚方言演绎、评说,配上湖北的曲艺调如“三句半”、“湖北大鼓”等,并附上俏皮的漫画,使整个版面成为江城人的“开心乐园”。   这些有特色的专版,始终被报社视作重点关照的对象,并不断研究创新,在读者中树立了常青的生命力。      三是办报更加贴近市民,立足社区抓市民新闻。      此次报纸提价后,楚天都市报再次将打造贴近人心的社区新闻摆上重要位置。早在今年4月份,推出“走进社区”活动,即派出专门记者深入到有影响、有特色的社区内,一起举办公益、联谊活动,每周一期,对整个活动内容用整版篇幅进行报道。目前已成功举办25期,反响强烈。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了“记者进社区”挂牌活动。安排5名社区记者,将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制作成标牌,配合社区居委会将牌匾挂进社区人流密集处。社区居民家有烦心事、感人事、急难事,按照牌匾上的电话拨打,记者24小时接听,让居民深切感受到“都市报记者就在我身边”。   在现已有的“为你跑腿”专版基础上,楚天都市报下一步将在报纸版面上进一步辟出社区版位,开辟“家长里短”、“我家新闻”一类的专栏,专门报道社区内“婆婆妈妈”的事。对这些看似“拈不上筷子”的琐碎新闻,依然会派出记者采访,目的就是不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