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上报-张洪洋PPT
食源性疾病监测;概述;2011年工作情况; 图1 2011年各地报告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发生情况;2011年我省共计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13起,除佳木斯市向阳区上报1起外,其余均为哈尔滨市(包括辖区7个区和12个县)报告,其中,道里区、平房区和双城市上报事件比例较高,各占23%(3/13),其次是南岗区,占15%(2/13),道外区1起。;对发生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食用豆角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最多,占62%(8/13),其次为多种食物和凉菜,分别占15%(2/13)和15%(2/13)
;2012工作任务;
食源性疾病定义:
;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与其它报告系统区别:
1、仅以搜集我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信息为目的,与行政处罚、卫生部门绩效考核等指标无关
2、各省所有的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均要参加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报告工作
3、各县(区)、地(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当地工作任务分工情况,在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数据获得方面协调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网络实时报告 ;4、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后确认为食品引起的,该异常病例/异常事件也将会作为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案例,转入到该数据采集平台中 ;流程:
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个案或事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完成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工作后的一周内,由所在地CDC登录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数据采集平台完成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登陆报告系统,查看各地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并完成季度、年度全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分析报告提交卫生部。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 ;判断依据:
(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3)同一医疗机构接???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
(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报告流程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在试点医院全部就诊者中及时发现符合定义的患者,重点监测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当特别关注内科(如消化内科、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等)和儿科的就诊者。 ;存在问题;国家措施;3.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似食常病例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
扩大试点医院数量;采用零报告制度和无责任报告制度;
;联系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