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制作工序到利益链 “明胶”背后疑问.docVIP

从制作工序到利益链 “明胶”背后疑问.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制作工序到利益链 “明胶”背后疑问

从制作工序到利益链 “明胶”背后疑问   毒胶囊大概是这样走向市场的:明胶厂商将明胶卖给胶囊厂,胶囊厂生产空心胶囊供货给药企,所以,“毒胶囊”的源头是明胶生产商。   目前,我国国内约有200家大大小小的明胶公司,虽然明胶行业的集中度很低,但也不难看出众多不合规定的明胶厂商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北、江西及福建等地。据了解,中国明胶协会的200多家会员中,只有20多家取得了食用生产许可证,其中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的明胶企业仅4家:罗赛洛、青海明胶、东宝生物和甘肃明珠。   明胶生产的14道工序   不管是食用明胶、药用明胶还是工业明胶,正规原料无非就两种:动物皮和动物骨,且主要以牛皮和牛骨为主。   罗赛洛开平明胶厂是一家典型的骨明胶生厂商,全部使用牛骨作为原料。车间内散发着一股股酸溜溜的味道,从直径四五米的不锈钢锅炉里捞起的牛骨像碎石一般,经过盐酸浸泡了几天之后,这些碎骨变得松软,这是浸酸车间,牛骨需要在这里泡上7天。然后再将牛骨在石灰乳中浸泡40-50天,接着是脱灰车间,水洗和加入磷酸中和。   明胶生产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在提胶车间,这里面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锅炉,全部都是不锈钢设备,而工业明胶生产中设备大多是铁、铜设备。煮胶水、灭菌、蒸发、挤出胶条、冷却及风干的流程全部是在提胶车间完成的。   最后是包装,将面条状明胶进行粉碎、经过超滤装置过滤、混配、包装。前前后后,这种生产明胶的方式需要经过14道工序,包括骨料分选在内。   皮明胶的生产虽大致相同,但相对而言更简单些。“正规的骨明胶生产企业都不会出现铬含量超标的情况,牛骨的铬含量非常低。”罗塞洛总经理孙永祚介绍,“用下脚料做的皮明胶在加工中有一道工序叫鞣制,在这个过程中会添加一些化学物。”也就是说,骨明胶不存在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而部分皮明胶因使用了经鞣制的皮料才引入了大量的铬。   国内对明胶的检测包含三类质量指标:第一类标是理化指标,具体指冻力和黏度,用于区别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食用明胶用于做果冻、酸奶、肉制品以及糖果类,常见的QQ糖冻力要求比较高,但酸奶冻力就不能那么高。药用明胶则有硬胶囊和软胶囊之分。   第二类指标是对细菌的控制要求:最常用检测包括7—8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革兰阴性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等。   第三类指标是重金属指标:如铬、铅、锡等。“毒胶囊”的曝光,让“铬”为人所熟知并成为众矢之的,而其实动物和人体的骨头本身就含有铬,只是含量非常低。   工业明胶本无错,它的铬含量再高,如果用在印刷、织布及电镀等方面并没有问题,错就错在逐利者将工业明胶冒充食用和药用明胶。   “胶囊之乡”的利益链   儒岙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天姥山上,全国的胶囊三颗中至少有一颗产自此地,在央视曝光“毒胶囊”之前,这些一直不太为人所知。   新昌县有43家胶囊加工厂,其中34家集中在“胶囊之乡”儒岙镇。此番“毒胶囊”风波的核心问题在于胶囊中铬含量超过了《中国药典》2010年规定的2mg/kg,而铬含量的超标源于胶囊加工厂违规使用的工业明胶是由“蓝矾皮”加工所得。所谓的“蓝矾皮”是从鞣制后的皮革上剪裁下来的下脚料,其中使用的铬鞣剂就含大量的重金属铬。因此,“毒胶囊”产业链的最上游即是皮革厂。   据新成明胶负责销售的赵经理透露:“像这样的下脚料一般在300-500元/吨,而一般15吨到20吨可以制成1吨工业明胶。”   按媒体之前的报道,这种被装入“白色蛇皮袋”的工业明胶售价在2万元/吨,像华星、卓康这样的不法胶囊加工厂,用这个价格进工业明胶充当药用明胶,卖出胶囊的价格在40-50元/万粒。   换句话说,2万元的1吨工业明胶经过不法胶囊厂加工后可以卖到约4万元。最终,这些“毒胶囊”流入了像蜀中药业、长春海外、通化金马这样的药厂中。   据悉,在食用明胶、药用明胶和工业明胶的制作上,存在着这样的原料配比关系:通常7吨骨头(猪骨、牛股)做1吨明胶,质量差一点的骨头要8-9吨, 10吨皮(猪皮、牛皮)产1吨明胶。   食用明胶使用的骨头成本大概每吨3000-4000元,每7-8吨骨头产1吨明胶的话,成本在2.1-3.2万元/吨。至于售价,孙永祚表示,罗赛洛的明胶产品最便宜的也要4万元/吨,不考虑其他成本,生产1吨食用明胶能赚0.8-1.9万元,但这个区间范围较大。   2010版的《中国药典》则要求药用明胶的冻力要在180以上,而180冻力的明胶价格在3万元以上,240冻力的药用明胶能卖到5万元/吨。   工业明胶使用1吨皮子的价格在0.2-0.6万元不等。但如果采用经过铬酸盐鞣制的蓝矾皮,成本则能降到300-600元/吨,制作一吨明胶的成本为0.3-0.6万元,即便卖到1.9-2万元/吨,中小明胶厂供应商生产1吨明胶的净利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