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市场改革金童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市场改革金童子”

俄罗斯“市场改革金童子”   在俄罗斯政坛上,有两颗十分耀眼的明星。他们都很年轻,都极能干,都是政府第一副总理。一个是现年43岁、人称俄罗斯“私有化之父”的阿纳托利·丘拜斯;另一位是年方38岁的鲍利斯·涅姆佐夫,其雅号是俄国“市场改革的金童子”。这二位好生了得,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立即引得众目关注。   丘拜斯:俄罗斯最有争议的政治家   在俄罗斯,丘拜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对他的看法却是那样迥然不同:有人对他推祟备至,有人提到他便咬牙切齿。英国《金融时报》载文称,丘氏是俄罗斯“最受人爱同时又最遭人恨”的政界要人。不过,无论是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有一点则是一致的,即都认为他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才智过人。   丘拜斯刚过不惑之年。他1955年6月出生,1977年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副博士学位。此后在母校列宁格勒工程经济学院任助教和副教授。丘拜斯是俄罗斯新一代经济学家,推崇西方的经济模式。苏联社会的动荡和剧变把他从书斋抛向了政坛。1990年,年仅35岁的丘拜斯投笔从政,开始在列宁格勒市府为官。1991年底,叶利钦广揽天下年轻贤士入阁。丘拜斯从列宁格勒赶往莫斯科,投到叶氏门下。叶氏委之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席的重任。6个月以后,年届37岁的丘拜斯荣升俄联邦政府副总理。再过5个月,他又被委以政府私有化委员会主席的要职,专门负责全国私有化工作。从1992年10月1日起,俄政府向每个公民发放面额为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用以购买企业的股票。据统计,丘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主持出售了12.2万个国有企业,使约4000万人成了股东。如此大规模的私有化行动,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因此丘氏被西方媒体誉为“俄罗斯私有化之父”。   在叶利钦大力推行激进改革的岁月,丘拜斯福星高照,一路顺风。到1994年11月,不到40岁的丘拜斯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全面负责经济和财政工作。不过,进入1995年以后,丘氏的“私有化”政策越来越被证明远不是万应灵丹,它救不了俄罗斯经济,相反使“病情”加重——生产大幅下降,失业大量增加。那些持有股票的大批“股东”因企业停工或亏损根本无“红利”可分,加之私有化初期法制不健全、一些措施失当,使贪污受贿横行,少数人成了暴发户,社会两极分化,老百姓叫苦不迭。在这年年底举行的议会选举中,持激进改革主张的“民主派”惨遭失败。叶利钦将老百姓的怨气、愤怒和失望归咎于丘氏。为总统选举考虑,他决定拿丘氏开刀,于1996年1月16日宣布解除其一切职务。丘氏从峰顶一下跌入谷底。   有人认为,丘氏再也爬不起来了。谁知此公在宦海中有极强的存活能力。仅一个月以后,他就以个人身分挤进了叶氏的竞选班子,并以他非凡的组织才干和巨大的工作热情,为叶氏连任立下了大功。1996年7月15日,恰好在遭贬6个月以后,丘氏又奇迹般地东山再起,被叶氏任命为总统办公厅主任兼总统第一助理,其实权大大超过了副总理。丘氏遭贬不记恨,反而更忠诚、更卖力地效命于总统,从而换来了总统对他的更大信赖和倚重。   丘拜斯一下子取代了总统身边的两个实权人物——总统办公厅主任叶戈罗夫和总统第一助理伊柳申,成了克里姆林宫的“超级部长”。叶利钦将两副重但压在丘氏一人身上,显然是对这位年轻人能力和忠诚的莫大信任。丘氏不负总统厚望,上任后大力整顿总统办公厅,建章立制,撤换他认为不可信、不合格的人员。总统办公厅很快就变成了组织严密、人员齐整、办事效率高的机构,他本人的权力也大大超过其历届前任。在总统病重期间,丘氏竭力贯彻叶氏的思想和主张,处处维护总统的地位和权威。不过,由于他贴近总统,特别由于他明确规定凡是呈送总统的文件或需总统签署的文件和命令草案,必须先经他审核,由他决定呈送与否,因此,在叶利钦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半年多期间,舆论界称丘氏为“摄政者”“不挂名的总统”。反对者还常常提醒人们要谨防丘氏“假传圣旨”或“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知是为了消除人们对丘氏的担心,还是出于大力推进改革的考虑,病愈后重返舵位的叶利钦于1997年3月7日宣布解除丘氏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和第一助理职务,任命其担任政府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全面负责经济和金融改革。叶氏还表示,第一副总理将由原来的三位减至一位,即丘拜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称,当他不在时,总理职务由丘氏代理。显然,丘氏的权力有增无减。英美报刊就此发表评论认为,丘氏的地位还在上升,接替叶利钦领导俄罗斯的“合适人选”无疑将是丘拜斯。   然而,这位被西方看好的“合适人选”前不久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纰漏,他头上的光环似乎在迅速退去。1997年11月,俄报界披露了以丘氏为首的5名高级官员借撰写《俄罗斯私有化史》之机索取高稿酬事件。据报道,5位高官每人获得9万美元,平均每行字价值72美元,书还未出版,每人便拿到了60%的预付稿酬。事发后,各方反应强烈,反对派猛攻不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