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古城时光逗留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巍山古城时光逗留地

巍山古城时光逗留地      夕阳在做一天中最后的挣扎,余晖渐淡,丛林深处崎岖小道越来越模糊,马锅头急促地吆喝马匹迈大蹄步。路不是路,仅是依山就势凿开的栈道,悬崖峭壁林立,凶险四伏。马蹄忽深忽浅,马驮子东摇西晃。虽然风尘仆仆、饥渴交迫,但马帮汉子们却情绪激昂、精神抖擞,他们知道,再涉一条江―黑惠江,再翻一座山―鸟道雄关,前面就是蒙化驿站了。那里宾朋高坐、美酒飘香,那里彝家姑娘热情似火……。   蒙化,就是今天的云南省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哀牢山和无量山的上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段关于“茶马古道”的经历已成为遥远的历史。然而,就在巍山,就在这座历史文化浓郁的古城里,时光似乎凝固了。在云南,有多少座山峰就有多少个故事,有多少条河流就有多少个传奇。巍山,这个隐藏在滇西崇山峻岭深处的一个小小村落,因南诏国的崛起而声震寰宇;因“南方陆上丝绸路”和“茶马古道”这两条古道交汇、马帮云集、茶文化传播“三进三出”而名闻四海。巍山是我国历史演进中的一个奇迹,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在我国历史上烙印下几个精彩而重要的章节。每次走进古城,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深邃、伟大和力量。   翻阅历史书籍,无处不闪现着关于巍山的变迁。巍山历史悠久,是云南省设置最早的郡县之一。据史籍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年)设邪龙县,元代设千户所,明代设蒙化府,清代设蒙化直隶厅,民国3年(1914)改为蒙化县,1954年更名巍山县,1956年11月分设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1958年两县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南诏国经十四主,传位十三世,历时253年,与唐正朝相始终。南诏在巍山发祥并经营四代,即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细奴罗避难定居巍山巍宝山至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皮逻阁迁都大理太和城止,历时114年。巍山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南诏后裔、彝族首领天摩牙九部火头左禾,因支持明王朝征战有功被封??土知州,推行土司制度。左氏承袭土知府一直到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共十七世,历任知府十八人,时间长达514年。巍山是回族首领杜文秀反清起义誓师之地。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杜文秀遥奉太平天国号令,在云南滇西领导反清起义,威震云南,影响全国。巍山是中原文化在云南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南诏细奴罗时,即劝民习读汉书,敦崇八行;明洪武中建盖孔庙,此后兴建书院,讲学课试,尚文敦礼之风历久不息,人才辈出,佳作不乏,曾被清廷御封为云南全省四大文献名邦之一。   而今,历史已远去,但在巍山古城的公路上、通往村寨的毛路上,马车依然雄姿英发,铃声依然清脆悠扬。马蹄声踢踢踏踏,在僵硬的水泥柏油路面上,在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汽车身影里,无奈而又倔强地温习着历史的课题。            巍山是滇马的主产地,滇马“质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径,虽数十里不知喘汗”,虽然不能乘骑,但在横断山区的崎岖道路上,却是滇马最为实用。自古以来,巍山几乎户户养马,还定期为朝廷上贡。民国三十四年《滇西驿运报告书》的记载:“马匹及马户经下关之帮以蒙化(巍山)者为最多,凤仪、弥渡、大理等次之……。蒙化不仅为驮马之生产地,亦为其集中地,倘有需要,即万匹亦可招致之,盖附近各属之马帮,可向蒙化集中也。”由于地理位置以及一直是府城所在这些特殊因素,历史上巍山曾是“茶马古道”上的商业、文化中心之一。马帮从巍山往南,经景东去思茅、版纳;往西南,称为走夷方老路,在现在小湾电站的神舟渡过澜沧江去往临沧,然后出缅甸;往西到凤庆的鲁史镇,经青龙桥过澜沧江,去往保山、德宏;往东沿鸟道雄关,经弥渡、祥云到昆明;往北就是下关、大理。巍山马帮的兴起与茶有关,同时又与当地回族善于经商有关,他们主要经营茶叶,几乎垄断了从产茶地临沧、思茅到交易中心下关的茶叶交易。从巍山出发或者来到巍山的马帮,全都装满了各地的特产,在巍山交易以后,又驮往各地销售。除了巍山马帮以外,还有来自西藏、四川及省内各地的马帮川流不息地通过巍山,特别是在春茶会前后,上万匹骡马经过,使巍山成为一座马帮的城市。那时,小城里四海马帮商贾云集、五湖文人官员荟萃、马具店铺应运而生、马店客栈纷纷涌上街头巷尾、茶叶集市交易火爆、地方山野风俗及土特产竞相争上货柜、中原内地以及缅甸等外来商品也纷至沓来,街头至街尾人头攒动,商贸繁荣,各种文化碰撞交流,最终融会贯通,极大地促进了边疆文化的进步。   车辙滚滚,时代变迁。一条条高级公路将四面八方连为一体,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开创了历史新篇章。   蹄印深深,古街依旧。巍山古城,历经时代更迭,历经战火烽烟,意外地完好保存了下来。      巍山古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