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婚事 1981年第23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婚事 1981年第23期

我婚事 1981年第23期   我原是湖北省蕲春县高新铺公社高德畈四队的社员,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9年春,我参加公社水利建设,认识了同公社高六房垸四队的青年高德时,并渐渐产生了爱情。“秘密”公开后,一些同学好友纷纷反对,主要理由是说小高的家庭经济不如我。我哥哥担任大队赤脚医生,父亲、嫂嫂和我都是劳力,年年进钱,母亲会喂猪喂鸡,副业收入也不少。小高家只有一人劳动,还要赡养老母亲,再加上人少口粮紧,几年养不起猪和鸡,经济上确实有些困难。但我想只要人好就行,条件差点可以改变,困难多点可以克服。一天傍晚,我回去同家里人商量,进大门时见父母亲都板着脸。母亲劈头就问:“听说你同高六房垸的那个伢谈恋爱,是真的吗?”我一听,心情不觉沉重起来。我还没说两句,母亲又不耐烦地打断了我的话:“那个伢家里劳动力不多,家底又空,你跟他有么好处?”父亲也紧跟着劝我说:“你长得不比哪个差,还怕找不到个经济条件好些的女婿!”这天夜里,我躺在床上,第一次尝到了失眠的滋味,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高来:记得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顶着大太阳,站在水田里给公路边新建的水泥渠浇水。当时我用的是吃饭的小瓷盆,浇水时腰不能伸直,人吃亏,工效不高,真有点急人。在附近驾拖拉机打田的小高见此情景,休息时走来对我说:“咳,你用这个东西怎么完得成任务!”我不在乎地说:“完不成慢慢来嘛!”连看也不看他一眼。谁知他并不见怪,跑回去拿来自家的粪瓢,帮我干了一阵,然后将粪瓢交给我。我试着用了几下,又快又省力。没想到这个青年,有这么好的心肠。他不但心肠好,乐意帮助人,而且做活有力气,生产内行,在同辈青年中算冒尖的。他脾气也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愿意改正错误。经济条件暂时差点怕什么,生活过俭朴些就是了。现在党的政策好,只要人勤快,生活是会逐步地得到改善的。再说,即使家里现在给我找一个家庭富裕的对象,但如果志不同、道不合、感情不深,那有什么幸福呢?第二天,我反复向母亲谈了自己的想法,打动了母亲的心。在她的帮助下,父亲和哥嫂的心也被打动了。   恋爱的风波平息后,我??经过了“三关”:   第一是“定亲”关。去年八月,我和小高正式定亲。按我们这里的习惯,定亲时,男方到女家“认亲”要送“见面礼”,花钱少则七八十元,多则二三百元。女方到男家“看屋”,要带上十名“陪客”,男家得办几桌丰盛的酒席,给过门的媳妇扯几套高级衣料,买几双象样的鞋袜,还要给每个“陪客”送一份礼物,小到糖果点心,大到雨伞衣料,至少也要花二三百元钱。我觉得这实际是把自己当成了商品,这样做不是丢自己的人格吗?再说小高家里本来就很困难,我还没有嫁过去,就让他扯债,这哪能行?于是,我当时就把小高给我的“见面礼”退回去了。我去他家“看屋”,也没提前告诉他,独自一人提了两斤点心,利用傍晚看电影的机会到了他家。小高的母亲见只有我一个人,误以为我是来退亲的;当听我亲热地叫了一声“妈”,又听我说明来意后,她高兴得流出了眼泪。她直埋怨我不提前招呼一声,搞得她一点准备也没有。第二天,她拿出八十元钱,一把塞到我手上,要小高陪我去县城买几套衣服。路上,我对小高说:“现在我有衣服穿,再买新的放在那里也是个浪费,这些钱给你留下来做别的用。妈的心意我还是要领的,就买点纪念性的礼物吧。”这一下小高急了,说:“连几件衣服也不扯,你家大人会怪我太不懂事,搞不好会影响两家关系。”小高的话提醒了我。是呀,我不收“见面礼”,“看屋”不带“陪客”,家里人已经有些意见,再空手回去,说不定要发火的。我感到左右为难,一时拿不定主意。从小高家里去县城不过七八里路,但我们骑自行车足足走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想了个两全其美之计:我先去县百货商店和新华书店买了一双凉鞋和一双袜子,买了一套长篇小说《初恋》,共用了六块多钱。然后到县福利院找在那里工作的一位女同学借了两套衣服和衣料,带回去说是小高买的。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第二是“婚前礼”关。按我们这里的风俗,从订婚到结婚,男方要给女方送很多重礼,有端阳、中秋、春节这些节礼;有“做屋礼”“生儿礼”“婚嫁礼”“丧礼”,女方有人学艺得送“出师礼”,有人读书得送“升学礼”,每年得一二百元开支。另外,还要接媳妇正式“过门”,送一笔相当数量的“过门礼”。在这些礼节上,我没有让小高多花钱。去年中秋节,小高挑来了满满两篮子的鱼肉烟酒。晚上,我对母亲说:“到了节日,小高买点东西来孝敬老人是应该的,两家也显得亲热些。但东西买多了,你一下子吃不完,人家又增加了经济负担。”我一说这话,母亲就晓得我是想退礼,她笑着同意了。第二天,我除留下一块约两斤重的猪肉、四盒烟、一斤红糖外,其余礼品都送回小高家了。以后每逢送节礼之前,都是我到他家亲手从俭办理。我家亲戚办喜事,一般都不通知他送礼。   今年端阳节,小高要接我去他家正式“过门”。我认为自己几次去过他家,再不需要“过”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