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风口浪尖上日子
那些风口浪尖上日子
有人说,控制了海洋就征服了世界。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远洋运输行业正在浮现雄视古今的广阔生存,它将抵达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
所有的“极限”都是人创造的,于是我更关注的是远洋轮上那些走过风口浪尖的人……
中远亚洲号,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二月某日,阳光灿烂,晴冷,西北风四到五级,零下一度到五度。
这一天,我去了洋山深水港,登上了停泊在此的、中国最大的10万吨级远洋轮“中远亚洲号”。
洋山深水港位于杭州湾口、长江口外的嵊泗崎岖列岛,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我国首个在海岛建设的港口。距南汇芦潮港约32公里,往南至宁波北仑港约90公里,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在新一轮洗牌过程中,作为依托制造业转移而迅速崛起的中国港口,要么成为核心层的枢纽港,要么沦为枢纽港的喂给港,在这个战略性阶段,洋山港被作为打造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推出。它带动了上海港以及整个长三角港口群在全球港口新格局中的迅速崛起。
去洋山深水港的必经通道是东海大桥。
隆冬的东海大桥蜿蜒壮观,两旁是碧波浩瀚的东海。它是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作为洋山港区连接上海陆地的唯一通道,东海大桥如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大动脉,改写了上海不“上海”的历史。上海,从此名归实至,这个东方大港也由“江河时代”迈入了“海洋时代”。
东海大桥全长37公里,中途不能停车,海上的大风肆虐着我们的车窗,此时的东海海区有中到大浪。桥上不断有“COSCO”标识的集装箱卡车来来往往。后来才知,“COSCO”正是“中远集团”的英文缩写。
过了小洋山,就快到洋山港了。小洋山距离大陆30公里,以前没有电,岛上有几户渔民靠捕鱼为生。
大洋山如今有了很多房子、酒店、甚至酒吧。主要服务于停靠在洋山港的外轮海员。因为远洋轮停泊的时间通常只有20小时左右,去市区太耗时了。
到了洋山港,我就被此处的现代工业氛围所吸引,那种完全刚性的、科技的、巨大的工业氛围。然后远远的,我就看到了“中远亚洲??”。它太醒目了。
“中远亚洲号”是中国第一艘“商业航母”。船长349米,宽45.6米,高64米,吃水14.5米,可载10062个标准集装箱,造价上亿美元,是我国首条万箱船,也是目前中国箱位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船,并拥有英国劳氏船级社颁发的“环保”船级符号。在世界上,它也是最顶尖的大船之一。
去年8月,“中远亚洲号”首航欧洲,投入到中国至欧洲的航线运营中,大大提高了中远集团的集装箱承运能力。据说中远订购了八条类似级别的远洋轮,待这八条船全部投入使用后,将对全球航线运力结构和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也将使中国远洋运输业在远东至欧洲航线、环太平洋航线、大西洋航线这世界三大主干航线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此次采访的前一天零点,“中远亚洲号”刚刚靠岸,次日凌晨二点又将从洋山港启航。沿途停靠宁波、厦门、香港、盐田、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安特卫普、汉堡、费利克斯托等欧洲诸港,最终停靠荷兰鹿特丹。等它再回来,将是56天以后了。
真想乘着这座大船去远航……
在拿了登船证后,我登上了“中远亚洲号”。
从外观上,中远亚洲号雄伟壮观。当我从地面沿着陡峭的铁舷梯爬上甲板时,已是气喘吁吁。也难怪,过了五层楼那么高。
崭新的船舱里温暖如春,所有设备均为电脑操作。在驾驶舱,我第一次看到了避碰雷达、电子海图等各种先进的助航仪器。
我国是一个海域辽阔的国度,中华民族的航海史绩,为世界人民所称道。
然而新中国成立时,对外海运几乎是空白。发展航海业,是振兴中华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毛主席就提出了组建和发展中国远洋运输船队的设想。陈毅元帅在1964年参观“光华”轮时,曾即兴填词一首《满江红》:“待明朝舰艇万千艘,更雄放。”
然而中国远洋运输业的发展道路却是艰苦、曲折。
中国以前是没有好船的,大多数远洋轮都是欧美淘汰下来的二手船。按惯例,使用期在10年以内算新船,10到18年是旧船,18年以后叫“报废船”。中国当时一半的船是报废船。而18年的船,在当时的远洋公司已经算是中上等的船了。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刚开始有点钱来买船。那时远洋公司曾购买过一条前南斯拉夫造的船,船壳像癞蛤蟆的皮,锈迹斑斑。不是不敲锈,是敲不过来。200米的船长,32米宽,七八个水手不停地敲也敲不过来。不过船虽然老了,但它的钢板还很厚,机器比较可靠。可就是这样一条船,在过巴拿马运河时,还是深深地刺激了不少中国船员。巴拿马是各国船队的大展示,说白了就是国家实力的较量。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风采迷人的美女开着一辆崭新的保时捷,与一个疾病缠身中年妇女开一辆二手桑塔纳,在过同一个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