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壮族“牛崇拜”与“牛图腾”
云南壮族“牛崇拜”与“牛图腾”
牛,是人类之友,农耕之宝。
虽说“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牛能负重,渡河不如舟”,但是,牛在人类先民告别“刀耕火种”进入“有史以来”的文明社会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功高盖地,助过人类一臂之力,人们逐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牛文化”也从此应运而生。
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就有极高的象征性意义。以乾、坤二卦统帅万事万物的《周易》中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因为“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可见牛的资格与天同位。古称之为“执牛耳”者,现代人则引申为“获胜者”或“称王者”。所谓“牛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勇于拼搏,自强不息,不求名利,默默无闻,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朴实无华,埋头苦干的高尚情操和宝贵品质。
就本文而言,旨在通过与句町古国、云南壮族有关,以牛为主题和内容的诸如地名、遗址、习俗、歌圩以及崇拜物等线索脉络,从牛的起源,到牛的动物化石、圖案、塑像到牛的摩经、牛的传说、牛的驯养以及牛的崇拜、节日、圖腾文化,勾勒出一个内容全面、涉及多元、形式多样、门类齐全、渗透极广,且风格独特的云南壮族“牛文化”体系。
众所周知,壮族其远古先民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在云南壮族地区,围绕牛这个主题和中心,千百年来。形成了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蔚为壮观的奇风异俗。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等壮侗语族的兄弟民族同胞,是一个喜爱牛,崇拜牛、以牛为圖腾信仰,并专门为牛设立“节日”,专程给牛“戴花”过节的民族。
壮族为牛设立“牛王节”,亦称“开秧节”、“招牛魂节”、“祭牛魂节”、“洗牛身节”等。而云南文山州的壮族则称之为“敬牛节”、“牛戴花”和“牛王诞”。壮语呼之为“脱轭节”,是壮族祭祀牛神的节日。广西、云南壮乡节期不一。广西为农历四月八、六月八、八月八。云南则为十月初一。
“传说,耕牛在春耕期间因被呵叱鞭打而失魂落魄,故立此节为“牛招魂”。在每年春耕之后,选择吉日过节。届时,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先祭祖先???再祭牛魂,并将一部分食品及鲜草喂牛,让牛休息一天。……以上便是流传在广大壮乡“牛王节”的大体内容。广西云南各地壮乡,均大同小异。”
考古学和古代文化遗址中的牛
马关县九龙口仙人洞晚更新世水牛动物化石
1972年和1983年,经过调查和复查,在文山州南部的马关县九龙口仙人洞发现4件旧石器和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动物化石为水牛等18个种类。时代为晚更新世。
晚期智人古人类石器文化中的牛骨动物化石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仙人洞文化遗址中发现迄今5万年前云南较早的旧石器晚期古人类化石。仙人洞距县城东南约300米处的一座孤峰脚下,人牙和动物化石都出自中层堆积物——黄褐色砂质黏土中,文化层厚约0.8米,土质胶结坚硬。在西畴县仙人洞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32种,主要的动物化石有大熊猫、马、牛、鹿、野猪等。这是云南壮乡已知的人与动物相伴生出土最早的牛骨化石记录。
麻栗坡大王岩崖画
据壮学学者龙符1993年8月29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学术论文《壮族圖腾——麻栗坡大王岩崖画》载:关于壮族牛圖腾,一个有力的历史证据,就是古老的大王岩崖壁上牛的画像。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壮族聚居的县城东面约1公里处,有一座羊角老山,南端有大王岩崖画。离地面3.5米,崖壁高20米,以铁红色为主,混合黑白两色,描有牛、羊及人物的画像。其中有栩栩如生的三头水牛像。圖画上有三个人面对着牛跳舞,似乎在向牛祝福与祈祷。还有一人,曲腿半蹲,好像在向牛示意。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大王岩崖画是距今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所绘制。这是一幅“牛圖腾祭祀仪式的遗址,也是壮族牛圖腾的见证与依据。”
麻栗坡大王岩崖画,是“牛祭祀”和“祖先崇拜”原始宗教活动及传统仪式的综合表现。在“保护神”人像之下,绘有祭献的动物和正在顶礼膜拜的祭祀者。这个祭祀场面情景,崖画反映得生动形象。三条水牛,相对而立。中间一人,双手置于头顶,两脚曲蹲作拜状。这是一个典型的“牛牲祭祖”的场面,令人难忘。
壮族原始社会《摩经》中的“牛经”
壮族摩经《故落磨》
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广南等县的壮族摩经《摩荷泰》,是当地壮族布麽用于办丧事,即超度亡灵时吟诵的经书。其中的《故落磨》[kulllollmo44](祭黄牛篇)讲到:
为了给逝去的老人送魂,儿女们及时外出买黄牛。为了挑到最好的黄牛,儿子到谷昌等地方去精心挑选。凡是会用角去顶田埂的、会绞鸡窝的、会脱轭、会踢水的、眼睛长寄生虫的、角脱角断裂的、胸口窄、克主人生辰的等等一类的牛都不能用。最后:
“儿找了一头又一头,找到第十二头。第十一头不错,第十二头更好。骨架生得好,四蹄生得合适。骨架生得好,身体各部位生得合适。才能做祭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1-8单元看拼音写词语(带答案).docx VIP
- T∕ZZB 1243-2019 66kV~220kV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docx VIP
- 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与数据库建设.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5上1-8单元(全册)看拼音写词语(巩固复习).pdf VIP
-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3篇).docx VIP
- 07MR403 城市道路-护坡.pdf VIP
- BCAT_0001—2018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2018 207页.pdf VIP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docx VIP
- (最新2025)三方抵账协议范本工程款抵房三方协议范本6篇.docx
- 老年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