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文化对话几点思考
关于文化对话几点思考
〔摘要〕 文化对话基于文化的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展开,其本质是一种价值交换。成功的文化对话要有共同的预设和前提,即文化理解和文化自觉,前者是一种理性态度,后者是一种理性选择。文化对话还要有合适的范式和平台,即对话模式和交往管道,这样才能推动文化的自主发展和多元繁荣。山西区域文化对话的创新与发展应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对话,使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独特的精神价值转化为区域优势,提高地方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文化对话,意义,预设和前提,范式和平台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21-03
文化对话是一种跨文化的人类活动,是不同文化实体(在民族、地区或区域层面上)的交往;它能消除彼此文化的局限性,使不同的文化实体间达到一种彼此认识、相互理解、支持合作、创新发展的??界。在人类文明演进中,人们的交往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交往,其中,文化对话始终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一、文化对话的意义
文化对话已成为不同文化交往的重要途径。20世纪20年代,英国作家福斯特出版了《印度之行》一书,认为文化的冲突、种族的矛盾和价值体系的对立是困扰和威胁人类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惟有联结”是人类社会和谐统一的途径。〔1 〕人类文明发展也表明,文化差异是人类存在分裂和对立的一个基本原因。由于这个原因,在全球化进程中衍生出许多从本质上说是文化冲突的问题。现在,人们已经逐步形成一种共识:要解决这种分裂和对立,需要从文化入手进行沟通和交流,因而需要开启文化对话。如伽达默尔就认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南北矛盾不断加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不同文化不能相互理解,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人类会陷入更大的灾难。事实上,由于全球化是在一个多样性文化范围内进行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因此,文化对话就成为不同文化交往的重要途径,因而成为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本动力。
纵向看,任何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对话这一基本路径,都是持续地进行交往的产物。山西区域历史文化就是很好的例证。山西北临大漠,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的前沿,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在这里错杂居住,交往频繁。如夏代的獯鬻、商代的鬼方、土方等方国,周代的猃狁,春秋战国的“戎狄蛮夷”,秦汉时期的匈奴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匈奴、羌、氏、羯族,隋唐以来的突厥、沙陀族,宋元明清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鞑靼族等,他们一直活动在山西的中北部地区;有的还建立了政权,如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等。正是民族冲突融合、文化交错繁衍,使这里产生了丰富多彩、多元多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形成了有包容性、多样性、绵延性的区域特色文化。
横向看,一方面发展程度较高的文化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作用。突出表现为农耕文化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及其思想逐渐影响了游牧文化。如金熙宗变“女真旧制”为全面采用汉制,促使女真社会迅速发生了转变。又如北魏孝文帝改制,其迁都平城,改汉姓,行汉制,推崇汉语,出现了“普天之下,谁不编户”的胡汉融合局面。
另一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文化也发挥着影响作用。突出表现为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发展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农耕文化而言,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动力不仅来源于自我更新,还有游牧文化的重要补充。在这方面,北方游牧民族尚武粗犷的习俗,勇于进取的精神,豪爽质朴的民风,平等互助的关系等,都成为农耕文化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可以说,北方游牧文化和黄河农耕文化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区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不断前进,就是文化对话意义最为充分的体现。
二、文化对话的预设和前提
哈贝马斯认为对话意味着对话的双方有一系列的共同的预设和前提。从区域文化发展看,这种共同的预设和前提应该是文化理解和文化自觉。所谓文化理解就是尊重任何一种文化,以平等精神加强相互认识,以开放心态参与文化交往。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认识的过程:其一接触他文化以认识自文化,其二了解自文化以理解他文化,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文化理解的直接目的是文化认可,即接受他文化存在的现实以及承认其可能的正确性。在这个问题上,伽达默尔特别赞赏苏格拉底的“争论中的善意”原则:“谈话中的相互了解既包括使谈话伙伴对自己的观点有所准备,同时又要试图让陌生的、相反的观点对自己产生作用。”〔1 〕 (P500 )这也可以成为文化理解的基本原则。至于文化理解的意义,巴赫金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说明:“在两种文化发生这种对话性相遇的情况之下,它们既不会彼此融合,也不会相互混同,各自都会保持自己的统一性和开放的完整性,然而它们却相互丰富起来。” 〔3 〕
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以文化理解为基础,主动地通过交往来借鉴、吸收有益于自己文化的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 作品599 教学与弹琴指导_12198815.pdf VIP
- 安全生产月竞赛题库(附参考答案).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5套).docx
- Unit 4 My friends Friends share第2课时冀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起风了sax五线谱.pdf VIP
- 影视话剧剧本_性情男女.docx
- 湘少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 蚁群算法.ppt VIP
- 江苏开放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计分作业2 .doc VIP
- 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T (3).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