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球囊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临床观察
球囊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床旁球囊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非透视下起搏)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X线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透视下起搏)在成功率、安全性及操作时间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左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法,12例非透视下起搏,9例透视下起搏。结果 全部病例均起搏成功,无一例出现血管损伤、血气胸、栓塞、心肌穿孔等并发症。两种方法在成功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操作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透视下起搏相比,非透视下起搏无需X线引导,也不需要特殊器械,具有床旁、快速、微创、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等优点,可实施现场急救,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临时心脏起搏方法。
关键词:心脏起搏;人工;球囊电极导管
中图分类号:R540.4 R2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
临时心脏起搏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被誉为最具有“起死回生”作用的重要技术之一[1]。临床医生多采用X线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术,而很多情况下,比如患者病情紧急或不宜搬动等,导致无法在X线透视下手术,而必须进行床旁紧急心脏起搏,即非X线透视下球囊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技术。本文报道两年来我们开展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体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透视组(普通电极组)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58岁~74岁,平均57.2岁;心律失常类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窦性停搏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非透视组(球囊电极组)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65岁~79岁,平均59.6岁;心律失常类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例,窦性停搏1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1例,慢快综合征2例。除2例内科急救病例外,均为外科围术期保护性应用。
1.2 仪器设备 美敦力公司(Medtronic)5318型体外心脏起搏器1台,普通6F PACEL临时起搏电极导管1根(或5F PACEL球囊电极导管1根),6F动脉穿刺套管1套(由Medtronic 公司生产),深圳理邦M8A多功能心电监护仪1台,美国GE公司 Cardioserv除颤仪1台。
1.3 方法 两组患者的深静脉入路均采用左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以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置入临时起搏电极。临时心脏起搏在床旁严格心电监护下进行,深静脉穿刺成功后,将5F头端略带弯曲的球囊电极导管迅速插入外鞘管中(已经体外检查确定球囊完好不漏气),电极进入约20 cm时将球囊充气1.5 mL,缓慢推进电极,电极到达部位可根据体表常规心电图Ⅱ、Ⅲ、AVF导联QRS主波方向进行判断:当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说明电极头端已经到达右心室。当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下则表示电极头端已到达右室心尖部,而QRS波主波方向向上则表明电极头端位于右室流出道。判断位置良好打开临时心脏起搏器,设置起搏器脉冲频率为60次/min左右, 输出电流≤5 mA,起搏电压为5 V,采用VVI方式起搏。反复测定起搏、感知功能良好,将输出电压调至起搏阈值的3倍~5倍,固定电极导管。X线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静脉穿刺和置入动脉鞘管的方法与非透视下相同,但采用普通6F双极电极导管,在X线透视下缓慢将电极导管插入左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并推送至右室心尖部,观察心脏起搏及感知良好,以缝线固定电极导管。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成功率、所需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两组成功率均为100.0%,所需时间(穿刺成功至有效起搏)分别为普通电极组6 min~25 min,平均12.8 min;球囊电极组8 min~29 min,平均13.1 min。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1.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并发症 普通电极组发生2例频发室性早搏,球囊电极组1例发生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给予调整起搏电极头端位置心律失常即终止,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血气胸、心包填塞、血管栓塞等常见并发症。
3 讨 论
人工心脏起搏术由心脏起搏器发出脉冲电流,经过心室电极刺激心脏内膜,以设定的频率控制并维持心率、使心功能改善。临时心脏起搏器最常用于临时紧急抢救及预防性应用,尤其是伴有显著缓慢心律失常的外科患者,在围术期保护性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可以起到预防发生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或者阿斯综合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之目的。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发展迅速,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