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外线疗法在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中应用
红外线疗法在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中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临床观察统计,探讨红外线疗法对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实验对例行骨科手术后对患者术口采用红外线治疗方法,通过观察术口达到临床手术切口愈合[1]的时间与对照组间的对比,结果表明红外线疗法可加速手术切口处细胞分子运动,促进组织再生和炎症产物的吸收,解除肌肉痉挛,促进术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关键词:红外线疗法 手术切口 愈合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herapy in bone surgical incision healing
Tan Yingyan Huang Jiali
Abstract:This article, which is based on statistics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discusses the acceleration of infrared therapy on the healing of bone surgical incisions. We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 on routine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after oral surgery with infrared therapy. By observing the healing time of the incisions, we compare the healing tim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frared therapy can speed up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otion around the surgical incision. It can also promote tissue to regener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absorption of inflammation. In addition, the infrared therapy can relieve muscle spasm and shorten the healing time.
Keywords:Infrared therapy Incision Heal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011-02
外科手术病例中,手术切口的愈合为手术成功与患者治愈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切口感染甚至切口术后裂开于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却并不罕见,因此,我科针对这一现象,对术后患者及时采用红外线疗法,对伤口愈合及感染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红外线可分为短波红外线及长波红外线,其中短波适用于深层组织治疗,长波适用于浅层组织治疗。本文所选病例均采用短波红外线进行临床治疗。
1 临床资料
本文所有病例来自2010年1月至6月在江门市白石正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病人,总病例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20-40岁,平均28岁。其中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0例,胫骨骨干骨折术后2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8例,跟骨骨折术后10例。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排除多发骨折及严重组织挫伤),并于伤后2小时~3天内就诊(平均26小时),入院后择期手术,??类术后病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红外线疗法)31例和对照组(常规术口换药)31例。两组骨折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及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术后病人予术区每日常规换药,予75%酒精常规术口消毒后,酒精纱外敷,每日一次。
2.1.2 换药后检查术口皮肤是否有淤痕及感觉异常,置患肢于功能位,裸露手术切口,把红外线灯放至治疗部位斜上方或旁侧(避免因照射头灯罩不慎跌下直接损伤患者术口),照射时灯距在30-50cm之间,可根据灯泡功率或患者手术切口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2.1.3 治疗量应根据患者的感觉、皮肤出现红斑反应和操作者手试验等结合判断。一般以患者有舒适感、皮肤出现桃红色均匀红斑为适;如出现大理石样红斑则表示过热。剂量大小可用改变灯与皮肤间距离调节,以照射局部皮温不超过45°C为宜[2]。
2.1.4 每次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每日1-2次,7-10天为一疗程。
2.1.5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2.1.5.1 防止烫伤,要经常询问和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如治疗后发现治疗局部范围皮肤“红紫”,应考虑过热可能,可局部外涂凡士林软膏,防止水泡发生。
2.1.5.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