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生素A族与唇腭裂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维生素A族与唇腭裂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摘要]维生素A族与唇腭裂发病的关系一直受到唇腭裂病因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更是对过量维生素A族致唇腭裂发病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与唇腭裂发病相关的维生素A族种类,维生素A族在唇腭裂发病中作用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过量维生素A族,特别是视黄酸致唇腭裂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A族;唇裂;腭裂;病因学
[中图分类号]R 782.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5749.2012.03.018
Research progres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A and oral cleftsLi Jingtao, Shi Bing.(Dept.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Surger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A and oral clefts has been constantly highlighted in the researches on clefts etiology, especially the teratogenic effect of hypervitaminosis A. In this article, the classification of Vita-min A, epidemiology and mechanism of hypervitaminosis A induced clefts was reviewed.
[Key words]Vitamin A;cleft lip;cleft palate;etiology
维生素A族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维生素A族缺乏或过量均可导致唇腭裂发病率增高[1-2]。本文就维生素A族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与唇腭裂发病相关的维生素A族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A族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及类维生素A。最早引起学者们对维生素A族致畸作用关注的维生素A族是13-顺式视黄酸(13-cis-retinoic acids,13-cis-RA),又称异维A酸(isotretinoin,ITR)。动物实验表明,13-cis-RA有导致发育畸形,流产和死胎的作用。胎儿早期13-cis-RA暴露可导致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及颅面发育异常[3]。13-cis-RA在人体内半衰期为1 d,而其具有类似致畸作用的主要代谢产物4-羟基异维A酸有长达7 d的半衰期。目前,在对唇腭裂病因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维生素A族致畸剂是维生素A的氧化代谢物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at-RA的唇腭裂致畸能力比13-cis-RA强4~8倍。维生素A,即视黄醇,本身也具有导致腭裂的潜能,但弱于视黄酸。另外,多种维生素A族的衍生物在试验中表现出腭裂致畸性,包括棕榈酸视黄酯、醋酸视黄酯和依曲替酯??,但均弱于视黄醇。同时维生素A缺乏症本身也被视为唇腭裂发病的环境因素[4]。
2孕妇维生素A族水平与新生儿唇腭裂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
维生素A族对维持上皮完整至关重要,常应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疾病。13-cis-RA作为第1代维A酸类药物曾被广泛应用于重症囊性痤疮的治疗。at-RA被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疾病,如扁平苔藓。依曲替酯也常用来治疗严重银屑病。自13-cis-RA于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陆续有临床报道提及怀孕早期较大剂量地口服维A酸会导致新生儿唇腭裂的发生。孕妇在孕期前3个月接受40~80 mg·d-1剂量的爱忧痛会导致新生儿颌面部包括腭裂在内的严重畸形[5]。Lammer等[6]通过调查154名孕期曾使用ITR的孕妇得出孕期接触13-cis-RA会显著增加后代罹患包括腭裂在内的颌面畸形的风险。另一方面,不断有临床病例报道提示孕妇维生素A缺乏症是导致新生儿患唇腭裂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唇腭裂患儿母亲的血浆维A酸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母亲,且被动吸烟的唇腭裂患儿母亲的血浆维A酸水平更低[7-8]。Johansen等[1]研究了535名唇腭裂患儿母亲和693名正常儿童母亲孕期维生素A族摄入水平。结果显示,维生素A族摄入量最高的5%孕妇其后代患腭裂的风险较低。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正常水平的维生素是腭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能有效降低唇腭裂的发生。这也提示,维生素A族在唇腭裂发病中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一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