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研究

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显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艾灸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起主要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艾灸;小儿脑瘫;临床疗效   小儿脑瘫是儿童期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亦是当今世界疑难病症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危新生儿存活率的上升,小儿脑瘫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它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其症状复杂、并发症多,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   我科在30余年小儿脑瘫的诊疗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自2008年开始,我们尝试在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上,介入艾灸疗法。通过近30例的初步观察,疗效满意,由此我们推测,艾灸治疗小儿脑瘫有较好疗效。   从2010年9月开始我们以小儿脑瘫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并通过与常规疗法的对比研究,探讨用灸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以及探讨小儿脑瘫治疗的新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09/2012-8江西省中医院儿科收治脑瘫患儿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月至5.5岁,平均3岁。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有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的因素。②婴儿时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痪,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③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属于肝肾亏损、心脾两虚的证侯类型。   肝肾亏损:筋骨萎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头项萎软,天柱骨倒,头型方大,目无神采,反应迟钝,囟门宽大,易惊,夜卧不安,舌质淡,舌苔少,脉沉细无力,指纹淡。   心脾两虚:语言发育迟滞,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四肢萎软,肌肉松弛,口角流延,吮吸咀嚼无力,或见弄舌,纳食欠佳.大便秘结,舌淡胖,苔少,脉细缓,指纹色淡。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儿脑瘫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④能配合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②除外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③疗程不足三月者。   1.5 治疗方案 将全部入选6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西医诊断)有可比性。   1.5.1 常规治疗方法   1.5.1.1 针刺 针刺以头针、体针结合。取患者仰卧位与俯卧位每日交替进行,仰卧位时头针、面针、双上肢及双下肢Ⅱ;俯卧位时头针、腰背部、上肢及双下肢Ⅰ。针刺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1次/日。具体取穴如下:   头针选穴:百会、四神聪、智三针、运动区、言语二区、三区、运用区、平衡区。   面部针:攒竹、阳白透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太阳。   上肢:肩髃、臂臑、曲池、外关、阳池、合谷、八邪。   下肢Ⅰ: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纠内翻、纠外翻、跟平、涌泉。   下肢Ⅱ:髀关、风市、伏兔、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申脉、照海、解溪、太冲。   腰背部:大椎、心俞、脾俞、肝俞、肾俞、腰阳关、命门、秩边。   1.5.2 按摩 穴位点按为主配合捏脊治疗等。   艾灸疗法:   选穴:百会、大椎、合谷(双)、足三里(双)、腰阳关(双)。   艾灸方法: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施灸穴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实行温和灸法,艾灸时间15分钟/穴,1次/日。   1.5.3 治疗方法   1.5.3.1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1次/日,20次为1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0天。   1.5.3.2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1次/日,20次为1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0天。   1.5.3.3 在本研究观察期内不允许加用其他治疗本病的相关药物及治疗方法。   1.5.3.4 如患者在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或发生其它病症,或失访,则退出观察组,放弃本治疗方法,改用相应综合治疗。   1.6 观察方法   1.6.1 设计病例观察表 详细记录患儿姓名、年龄、性别、父母姓名、地址、邮编、电话、发病时间、病程、就诊时间、就诊时症状、治疗方法、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症状、随访情况等。   1.6.2 观察指标 患者疗程结束后病情与未治疗前病情的变化,包括主要运动功能、症状与体征,治疗前后分别评分。   1.6.3 观察周期 两组患儿均在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比较。   1.7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海淀神经伤残儿医院拟定的小儿脑瘫疗???评估试行方案,见下表:   1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