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断裂与《阿诗玛》悲剧成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叙事断裂与《阿诗玛》悲剧成因

叙事断裂与《阿诗玛》悲剧成因   【内容摘要】《阿诗玛》是一个类型复杂、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体系,其中大多作品是以聪慧、善良的阿诗玛遭受惩罚作为悲剧结局。惩罚的原因则较为复杂:世俗力量对阿诗玛的惩罚文中有明确的原因,但超自然力量惩罚阿诗玛的原因在文本中大都语焉不详,形成了叙事断裂。这种断裂暗示了阿诗玛悲剧的成因:神明的力量不仅表现为惩恶赏善,对善的惩罚更能展示神的威严。通过此类文本的传播,起到了告诫撒尼民众不要触犯宗教、民俗禁忌的教化作用。   【关 键 词】阿诗玛 叙事断裂 传播   《阿诗玛》是我国多民族文学作品中的杰出典范,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文学艺术界均有较高的知名度。《阿诗玛》作为彝族文学的代表,还被译为英、日、俄等多种语言传播至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阿诗玛》是一个类型复杂、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体系,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阿诗玛文化丛书》,基本上收录了现有的各种《阿诗玛》作品文本。对该套丛书中的《阿诗玛》文学作品进行综合分析,有古彝文翻译稿8个、汉文口头记录稿26个、故事传说7个、音乐记录稿9个、汉译整理文本8个、文学剧本7个,共有6种类型的个文本。这些文本大都以悲剧性结局为主,阿诗玛没能够返回家乡,而是遭到了各式各样的惩罚。   一、惩罚阿诗玛的类型及叙事断裂   对阿诗玛进行惩罚的主体主要是世俗力量和超自然力量两种,根据惩罚实施的主体,可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文本,世俗力量的惩罚,主要是阿诗玛婆家或热不巴拉家族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的。如古彝文翻译稿《诗卡都勒玛》中,阿诗玛因承受不了婆家的虐待而跳崖身亡。汉文口头记录稿《阿诗玛》(十)中,阿诗玛在回家的路上被热不巴拉家追赶上后打死,后变成崖神。在杨放整理的《圭山撒尼人的叙事诗——先给撒尼人的兄弟姐妹们》中,结局是阿诗玛婚后三年在婆家受到虐待。世俗力量对阿诗玛的惩罚,可以理解为婆家对儿媳的迫害,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这类文本中,惩罚的缘由是非常明确的,其叙事体系是清晰的。   第二类文本,对阿诗玛的惩罚是由世俗力量和超自然力量联合进行的。如古彝文翻译稿《阿诗玛》,热不巴拉家放走阿诗玛之后并没死心,后又找到了崖神应山歌商量,由崖神应山歌扣住了阿诗玛。在由黄铁、杨知勇、刘绮用执笔编写、公刘润饰的《阿诗玛——撒尼人叙事诗》中,热不巴拉家放走阿诗玛之后心不甘,去央告洪水神用山洪卷走了阿诗玛。这类文本中,惩罚的缘由就有些模糊:崖神、洪水神作为神明为何不保佑善一方的阿诗玛,反而站在了恶的热不巴拉家一方?神明为何成为了恶势力的帮凶呢?文中并没有叙述、解释,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叙事断裂。   第三类文本,超自然力量对阿诗玛的惩罚。如汉文口头记录稿《阿诗玛》(十三)中,阿诗玛被一阵大风吹到崖上,后从此身影映在了石崖上。昂自明翻译的古彝文翻译本《阿诗玛——撒尼民间叙事诗》中,热不巴拉家在和阿黑的比试失败后,心里非常恐慌,于是将阿诗玛放还,但在回家的路上出了意外:“一只土甲蜂,飞过来说话:‘今晚我家歇,我家住石崖。’崖壁滑碌碌,阿诗玛去摸,身子沾崖上,从此不下来。”后需要白猪、白鸡、白羊祭崖神才可解此难,但因猪是用白泥涂的,后被被雨水淋去,阿诗玛遭崖神惩罚,便永远赎不回。这类文本中,以“大风、土蜂、崖神”为代表的超自然力量为何要为难阿诗玛,为何不让阿诗玛顺利回家?文中没有任何解释,惩罚的缘由没有叙述,因而形成了明显的叙事断裂。   二、叙事断裂带来的疑问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文本中,第一类在叙述阿诗玛悲剧结局有清晰、明确的叙事逻辑体系,悲剧的成因有确切的交待。但在第二、三类文本中,超自然力量为难、惩罚阿诗玛的原因却语焉不详。第二类文本中,热不巴拉家在被迫放走阿诗玛之后,又通过神灵的力量完成了对阿诗玛的惩罚。第三类文本中,则是由神灵先为难返家的阿诗玛,将其困住,后又因为祭品作假,以亵渎了神灵为由将阿诗玛永远的变为石崖的一部分。   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故事、传说中,一般都代表、反映了大众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故在民间文学中涉及善恶斗争时,其结局基本都为善的一方获得胜利或奖赏,恶的一方得到失败、惩罚。由于普通大众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经常会受到处于强势地位的恶势力的欺压,我们经常可以在民间文学中的作品阅读到这样一种替代性满足:善的一方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公,神灵或超自然力量在超现实中帮助其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惩罚了恶势力。所以“奖善罚恶”是民间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主题思想,这在各个国家、民族的民间文学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段宝林在论述民间文学的特征时就有明确的归纳:“在民间文学中因果报应思想随处可见,许多民间故事、戏曲作品,都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观念。”[1]   同样,在彝族的道德伦理思想和民间文学作品中,善恶有报也是明显的基本观念、立场。学者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