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祈寿风与祝嘏辞.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代祈寿风与祝嘏辞

周代祈寿风与祝嘏辞   摘要:周代盛行祈寿之风,始于武王,迄于战国。周人不但在祭祀仪式中举行祈寿祝嘏,还将祈寿的祝嘏辞浇铸于祭祀或日常生活用的青铜器上;不但为自己祈寿,还在多种场合为君王、家人或朋友祝寿。周人祈寿的对象主要是祖先神,祖先神由天帝授权管理子孙寿命。祈寿嘏辞中,“万年”出现最为频繁,“眉寿”次之,“万年无疆”再次之。祈寿嘏辞可分为三类,在产生年代上有一定的规律性。长期的祈寿活动为战国时不死观念和神仙观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周代;祈寿;祝嘏辞   中图分类号:K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6-0057-08   收稿日期:2012-05-30   作者简介:孙孝忠,男,江苏盐城人,厦门大学中医系助理教授,历史学博士。   好生恶死是人的本性,周人已经表现出对长寿的强烈渴望。《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将长寿置于五福之首,重要性高于富、康宁(健康安宁)、攸好德(修饰美德)和考终命(善终)。从目前的出土资料和《诗经》等传世文献来看,周代从武王开始,以迄于战国,一直盛行向祖先神祈寿之风。现存的周代青铜器铭文(金文)记载了周人大量的祈寿祝嘏辞(祈寿之吉语),而《诗经》等文献中亦有周人祈寿活动的记载。   有关周人祈寿和祝嘏辞研究的文章寥若晨星。1936年,徐中舒先生发表《金文嘏辞释例》,列举65个金文祝嘏辞,一一细析其义,并探讨其断代问题。1995年,台湾杜正胜先生在《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一文中探讨周代司命神祗和祈寿长生的问题。刘源先生在《商周祭祀礼研究》中提及金文祝嘏辞中祈福对象主要是祖先。贺江丽先生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诗经》中祈寿观念的三个特点,即普遍性、强烈性和社会功利性;陈彦辉先生从金文祝嘏辞的文体特征角度讨论,认为铭文上的祝嘏可以分为直接引用作器者话语型和单一叙述型两种。要之,学界对祈寿和祝嘏辞问题的研究尚显不足。专注于嘏辞研究者,或因发表年代久远,原有结论需根据后出的资料修正,或侧重于文学研究??未能从历史和哲学等其他角度来探讨问题;致力于生命观探讨者,亦因资料不足而导致结论难免阙漏。本文拟对周人的祈寿活动作一系统的梳爬董理,以期对周人祈寿的祝嘏辞、祈寿的仪式和场合、祈寿的对象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祈寿祝嘏辞的相关问题   祝嘏辞本为祝辞与嘏辞的合称。《礼记·礼运》:“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郑玄注:“祝,祝为主人飨神辞也;嘏,祝为尸致福于主人之辞也。”祭祀时,祝(司礼仪的巫师)替主人向尸(神灵的替身,由子孙扮演)祈福之辞为祝辞,尸回应而命祝致福于主人之辞便是嘏辞。祝、嘏二词,一求一赐,析言有别,但福佑之内容并无二致,所以古代多“祝嘏”连言,今有学者或省曰“嘏辞”,亦不限于祭祀场合。   传统祝嘏辞的内容多是祈求个人福禄寿宁和家族子孙兴旺发达,而祈寿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传世文献中祈寿祝嘏辞较少,仅有的一些史料主要集中于周代青铜器铭文中。现存的青铜器铭文主要收录在《殷周金文集成》等书中。下举西周的胡叔鼎以一窥铭文之格式与内容:“唯口正月初吉乙丑,胡叔、信姬作宝鼎,其用享于文祖考,胡叔累(按:及也)信姬其赐寿耇、多宗永令(命),胡叔、信姬其万年子子孙永宝。”(《集成》2767)铭文列叙作器时间、器主、祈求对象(神灵)、祈求内容(祝嘏辞)、结尾套语,这是典型的祝嘏铭文格式。铭文中“寿耇”一词即是祈寿嘏辞。笔者现将《集成》中出现两次以上的祈寿祝嘏辞作一统计,详见表1。   上述祈寿祝嘏辞中,“万年”出现最为频繁,“眉寿”次之,“万年无疆”再次之,在众多的祈寿词语中,“眉寿”、“万年”、“无疆”、“无期”、“寿考”等是核心词,这些核心词错综组合而成新词语。所有祈寿词语根据语义可分为三类:   (一)祈眉寿类。眉寿、寿、寿考、考寿、黄耇、寿耇、三寿、多寿、若召公寿等词皆是。第一类词的特征是希望人过得长久一些,但没有指明具体的寿限,也没有指望不死。诸词中“眉寿”最为常见,眉寿即长寿。眉寿中“眉”的含义,旧说指年老时秀出的寿眉,但经过当今学者考证,以为眉当读为“弥”,是“长、久、多”之义。“考”、“耇”皆为老义,人高年则白发变黄,故曰黄耇。“三寿”一词,泛指长寿之意,而非实指何等级之寿。三寿或作“参寿”,西周厉王时的胡钟(《集成》260)有“参寿唯利”,春秋吴国的者减钟(《集成》193)有“若参寿”之语。周公之兄召公寿百余岁,所以者减钟上有“若召公寿”之祝。   (二)祈万年类。万年、万寿、万年眉寿、眉寿万年、寿考万年、万年寿考等词皆是。这类术语表现出不满足于平常的寿数,产生了大胆的要求,祈求的寿限是“万年”等漫长而具体的数字。“万年”是这一类中出现最频繁的词,单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