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下册11课_蝙蝠和雷达 PPT课件
理解词语 清朗:凉爽晴朗。 启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领悟。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科学家在做 实验的房子里拉的绳子很多。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 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探路:事先探查道路情况。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仿模: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 三、思考问题: 1、蝙蝠在夜里是怎么飞的? 2、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3、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 四、学习第一部分 3.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 雷达的天线就 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科学家从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中得到启示,给飞机安装上雷达,使飞机在夜里也能安全飞行。 5.科学家从三次不同的实验中证明了什么?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6.思考: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科学? 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 7.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 读读第7自然段。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六、学习第三部分 思考:科学家从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科学家从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中得到启示,给飞机安装上雷达,使飞机在夜里也能安全飞行。 嘴 发出的超声波 耳朵 嘴 耳 天线 荧光屏 超声波 无线电波 蝙 蝠 雷 达 嘴 耳朵 天线 接收装置 障 碍 物 障 碍 物 超 声 波 无 线 电 波 浏览课文第7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 )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 ) ( )。 天线 嘴 无线电波 超声波 荧光屏 耳朵 用“因为……所以……”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的设备? * 蝙蝠 雷达 和 蝙 蝠 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 雷达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反复”、“证明”造句。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弄清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4、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的联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biān fú bǔ é 蝙 蝠 捕 蛾 wén bì ruì dāng 蚊 避 锐 铛 yíng jiē ài yíng 蝇 揭 碍 荧 生字学习 比一比,组词 蝙( )蝠( )捕( )蛾( ) 骗( )幅( )哺( )饿( ) 蚊( )避( )锐( )铛(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