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师傅家黄金小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法师傅家黄金小店

正法师傅家黄金小店   龚华庆安静地坐在杭州萧山瓜沥镇老街的老屋中,老屋和他一样,风烛残年,再普通不过。   他经常回想起他的过去。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一天天,一年年,他在这个老屋中出生、老去,度过72年。   隔壁王大妈家的女儿终于要嫁人了。王大妈说,去找正法师傅吧。   正法师傅是龚华庆的父亲龚正法。正法师傅有着一手好手艺,铜火铳、铜脸盆、烛台,但凡结婚用得到铜器,他都能做。正法师傅的婆娘开了个小金饰店,金戒指、金耳环这些要讨媳妇要用的聘礼,她这里都能买到。   那大概是龚华庆觉得最风光的时候,整个瓜沥,只要有人讨媳妇、嫁女儿,总免不了要到家里报个到。那喜糖啊,可是怎么吃也吃不光。   就像是一场电影,就像是一场梦,仿佛一切都还在眼前。   而龚家的兴衰,大抵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正法师傅如果还活在的话,今年应该有107岁了。   在龚正法之前,龚家的祖上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看天吃饭,生死有命,并没有给后人挣下多少家业。大概就是因为看到做农民没什么前途,龚正法10岁出头,并被送到萧山的铜洋店当学徒。   在老萧山,把从事铜、锡、铅等金属加工的手工店统一称为铜洋店。一个店里,像龚正法这样的学徒有几个。店里提供食宿,但没有工钱。学徒们干的都是最辛苦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可即便如此,师傅们也都是没有用心教的,能不能学到东西,全看你自己是否机灵。就算再机灵的学徒,也是要学上个三四年才能出道的。龚正法当了几年学徒,又在那里做了几年帮工,一直到他结婚,才从那家店离开,在瓜沥开了自己的铜洋店。   至于父母亲是什么时候结婚的,龚华庆也不知道。他们一共生育了5个儿子2个女儿7个孩子,龚华庆在男孩中排行老四,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最大的兄长比龚华庆大了有11岁。   正法师傅的手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在瓜沥镇传开的。乡里乡亲家里要嫁女儿置办嫁妆的时候,都会找到正法师傅。铜火铳、铜脸盆、子孙桶,这些都是嫁妆必备的东西。而讨媳妇必须的聘礼中,金饰总是少不了的——一副耳环、一个戒指,三钱金器,这是最简单的配置。   ???了贴补家里,龚华庆的母亲就在上世纪30年代做起了卖黄金首饰的生意。   一个小小的柜台摆在家门口,长80公分、宽40公分、半人高,小柜台的四周都是木头做的,上面盖了一块玻璃。龚华庆说,这个柜台前两年还能在家里看到,后来因为占地方,就被卖给收废品的人了。   三钱换算成克,不过是10g左右的金子,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大部分家庭并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龚华庆母亲的黄金首饰生意就成了一门吃不饱饿不死的生意。那时候,在瓜沥,除了龚华庆的母亲卖黄金首饰之外,还有一家叫“施关荣银楼”的银楼。比母亲的一个柜台的生意要大上很多,足足有两家店面。有钱的大户人家都跑到施关荣银楼买东西了,而母亲就做一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意。不过,母亲和施关荣的进货渠道是一样的,他们全都是去绍兴的一家银楼批发黄金饰品。   在农耕时代,普通老百姓的财富积累非常慢,他们也只在结婚或者儿子满月等非常重要的日子买点金器,而这可能已经花去了他所有的积蓄。所以,母亲去绍兴的频率并不高,很多时候,三四个月才去那么一次。   日子大概是从龚华庆出生之后才开始慢慢好起来的。这是有事实证明的。   龚华庆记得,在他的小时候,四五岁的光景,他是有一个银项圈的。就像鲁迅笔下的闰土所戴的那个银项圈一样:“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可并不是谁家的小孩都有这银项圈的,哪怕是银子打的,普通人家里也是没有这样的财力的。龚华庆的三个哥哥也没有这个银项圈,只有龚华庆和弟弟有。可见,那时候的龚家已经开始好起来了。   而龚家发迹的另外一个证明是,龚华庆在适学年龄读书了。那时候,私塾已经不办了,龚华庆读的是政府办的学堂。读洋书还是中书,是萧山当地的土话,问的就是你上的学堂还是私塾,龚华庆上了洋书。而那时候,能上得起学的人并不多。   龚华庆也不过上了4年,就在龚正法的要求下,跟着自己学手艺了。   在龚正法看来,读再多的书也没有学一门手艺来得重要,尤其是在动乱的时候。1940年,是龚华庆出生的年份,那年年底,日本人白衣白裤白披风,偷渡钱塘江,在萧山北部的六百亩头登陆,萧山城沦陷。   瓜沥地处萧山绍兴之间,是一处险要之地。为了防止日军由此东犯绍兴,中国军队在航坞山上构筑了工事,布防的是国民革命军浙江防卫第八支队。而瓜沥也因此经历了好几场战争。   瓜沥镇的人因为战争越来越贫穷,唯独龚正法因为有手艺傍身,日子相对过得还算是轻松。   龚华庆母亲的黄金饰品买卖生意一直做到了新中国成立。   那时候,龚家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在龚华庆的记忆中,瓜沥周边有很大的一部分土地都是他们家的。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之前这部分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