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鉴赏表达技巧案例.审题.答题.pptVIP

高中古诗鉴赏表达技巧案例.审题.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古诗鉴赏表达技巧案例.审题.答题

考点解析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的使用,也包括篇章结构的艺术。对表达技巧的鉴赏,主要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命题规律 表现手法的辨识与理解:07年第一题第二问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08年第二题第一问问一句诗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09年第一题第二问问一句诗用了哪种修辞手法,11年第二问问颈联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要求较低,侧重修辞手法,且有三年基本没有涉及,涉及的年份也多仅要求辨识,较少分析,几乎没有鉴赏,所占比分也就一两分。12年第三题“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变相考手法。但10年对别人评价的分析的理解有一定的鉴赏的味道,但它的指向非常清晰,且考生要做的仅是对别人鉴赏的理解,不需要作个性分析。 学案反馈 1.审题不仔细,答非所问。 2.表现手法不具体点明,手法辨识错误。 3.答题用语不专业。 4.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不准确,没有整体阅读,逐句分析的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加强审题训练,强化得分意识。 2. 熟悉识记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够辨识诗歌的表现技巧,不断总结答题套路,识记一些常见题型常用的术语或套语。 3.重点掌握虚实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学案展示 借景抒情。高山明月不了解我心中所想,碧波荡漾,微风吹过,眼前飘落下片片花瓣,树在风中摇曳,渲染了……(….)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千万恨……”开头直接抒情,点出了心中的“恨”,“水中空落眼前花”以眼前这幅落花飘零之景,抒发了……(…..) 碧云在空中飘荡,日已西斜,借日落西山这景表达诗人远在天涯的孤寂之情。(…..) 答: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学案展示 想象、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前两句写离别的场景为实写,后两句想象友人在遥远的潇湘上,一定夜不能寐,带着愁怨听凄凉的猿啼进入深长的梦乡,是虚写。渲染了凄凉、冷寂的氛围。 ……(…..) “忆”字点明作者想象着友人在遥远的潇湘,与现实的“江风”送别形成虚实对比……(…..) 虚实结合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 2.想象和回忆。 3.设想之境。 辨虚实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柳永的《雨霖玲》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07年)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学案展示 运用想象手法,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林送向远方,写云夹带着雨把重重高山掩埋了一半,诗人通过想离人别后的道路,表达了离别的悲哀。(….) 借景抒情。词人通过写送别时天空雨云漫山,景色空蒙之感。词人借景抒发了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凄凉与忧伤。诗句对仗工整,渲染了离别愁苦的氛围。(….)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 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的表现手法。 (2008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学案展示 运用了对偶和借代, ……(分析省略) 采桑子 欧阳修 【答案】(1)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与绵长的堤影掩映着;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寥寥数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