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读懂古诗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如何读懂古诗PPT课件

——如何读懂古典诗词 “读懂”的要求与方法 三项要求 1、理解意象(特定含义、情感关键词) 2、理解意境(把文字还原为画面) 3、理解主题(特别关注末两句) 九个方法 1、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2、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3、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 4、关注意象 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 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 7、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生活时代、经历、思想、风格) 8、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 9、关注题材类别 因题测诗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引导1: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寄”是什么意思?“寒食”是什么意思? 引导2:根据这个诗题,试推测诗歌的内容及其感情基调。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引导3:试结合诗题对本诗表达情感的特点进行赏析。 诗眼→感情基调→抒情方式 1、关注题目   题目的内涵往往丰富,它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1)“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 (2)“秋”点明季节 (3)“暝”点明具体的时间。 (4)“秋”与“暝”在古人的笔下往往流淌着悲愁,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山居”那欲隐而难藏的惬意与满足就使“秋暝”的感情亮丽畅快起来了。 阅读技巧小结 阅读技巧小结 2、关注首尾句(联)   首句(联)经常开篇扣题、奠定情感基调,而尾句(联)则经常会隐含或点化主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是对题目的具体描述和和延展,月是秋之月,月半轮喻人之别,秋半轮指秋未深,月与秋给人“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寒意。 (2)尾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是对主题的点化,君即月,月即故里和亲人,因别而思,思而不见更显其情深意切。 3、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   抓住诗人表情达意的关键词,推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古诗词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情藏之于景因而含蓄,但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景的一角撩起,让情显出山形水貌。   古诗词最讲究的是炼字,“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是炼字的最高境界,而“奇、险、新、色”皆因诗文炼出了情、炼出了意,字淡而味浓、文浅而情深。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悲痛而急切盼归 天涯漂泊思故乡 迁谪失意诗 羁旅行役 迁客 泪满衣 闻折柳 故园情 请根据你发现的关键词语,确定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并说说你的分析依据。 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   题干多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具体的问题,但有时也会在提问之前有所提示。这些提示既是对诗文的注释,也是对答题的导向。 《感遇》张九龄(节选)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请联系这句话,说一说你对‘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 本来初读时对“自有岁寒心”一句颇费躇踌,但《论语》之语让我们恍然顿悟: 丹橘之所以经冬犹绿,并非缘于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具有像松柏一样耐寒的节操。 7、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   为了融千情万绪于片言之中,为了纳沧海桑田于方寸之内,诗词往往用典。但若不知典故的来龙去脉,我们实难报以会心的一笑,更遑论拍案惊奇了。 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果懂得中间两联所用四个典故的含义,那么我们就会因那天衣无缝的衔接、哀怨迷离的意境而由衷叹服诗人用典时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力了。 8、关注熟悉的作家的概况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传承,大凡杰出的诗人,其诗心总与时代之脉一起博动。因而要读懂作为思想载体的诗文,就必须能勾勒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命轨迹及其思想流变,了解其为何喜极而泣又因何痛彻心肺,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其诗风诗意、诗情诗魂。教材所选的篇目都是历代大诗人的代表作,以此为窗可以洞悉诗人沉浮悲喜的人生,感悟其诗词中的徬惶与呐喊。 (1)陆游《书愤》中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明志:恢复中原之志至死不渝;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剖心:忧愤之情深如江海,忠义之心耿如日月。 当此二人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