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常见技术问题(一)
1、按照欧盟决策树的要求,不能达到121℃,15 分钟灭菌,可选择F0≥8的残存概率法。请问,
若产品能达到121℃,12 分钟灭菌,是否就不能选择121℃,10 分钟,同样,能达到10 分钟,
就不能选择8 分钟,都是F0≥8的情况。
答:从微生物杀灭的数学模型可知,在初始污染相同的情况下,灭菌F0 值越大,无菌保证水平
越高。因此,显然为降低产品残留微生物的风险,尽量选择高的F0 值是顺理成章的。
2、在产品质量稳定的条件下,均能满足121℃,8 分钟和115℃,30 分钟,哪个条件应该优先选
择呢?
答:不考虑产品理化质量稳定性,理论上这两种条件达到的F0 值几乎相等,无所谓优选哪个。
但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灭菌器内产品中热穿透的情况,灭菌器内不同部位的产品实际获得的
F0 值的差异,不同灭菌批次间产品的F0 的差异等。应该选择热分布差异小,产品F0 值差异较
小的灭菌工艺。
3、申报资料中的灭菌条件为 “101℃2℃,灭菌30 分钟”,这种表示法是否规范?
答:暂不说灭菌条件为 “101℃2℃,灭菌30 分钟”是否规范,“101℃2℃,灭菌30 分钟”本身
不能称为终端灭菌,因 “101℃2℃,灭菌30 分钟”几乎不能计算F0 值。灭菌条件的表示可以参
照中国药典2005 年版二部附录168 灭菌法,121℃15min或116℃40min。
4、同品种10ml、20ml 注射剂,采取相同的灭菌方式是否合适?
答:同品种10ml、20ml 注射剂,可以采取相同的灭菌方式,但应进行热穿透试验,考察不同体
积样品的热穿透是否有一致,同时考虑采用的灭菌方式应能保证大体积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
5、选择最高无菌保证水平的灭菌工艺,可能会与产品的质量,如有关物质、稳定性等方面有冲
突,如何平衡这一矛盾?另外,国外上市的是粉针剂,国内申报时是否还需要进行灭菌工艺的选
择研究?
答:实际上,在进行灭菌工艺选择研究过程中就应该进行不同灭菌条件下样品质量变化的研究,
选择灭菌工艺的过程也是平衡无菌保证水平和(样品质量)理化指标的过程,在产品有临床需求
的情况下,灭菌工艺的选择应以其自身能达到的最高无菌保证水平为原则。对国外上市的粉针剂,
国内申报时也应对其采用粉针剂型进行研究,如主药确系对热、对水分不稳定,则可以采用与国
外相同的粉针剂;如果主药不是对热、对水分不稳定,则应根据主药的性质选择无菌保证水平高
的剂型。
6、最终灭菌工艺的选择原则是首选F0≥12,而不是F0≥8;还是只要达到F0≥8即可?
答:可参考欧盟灭菌工艺选择的决策树。
7、决策树中残存概率法是否亦优先选择121℃的温度条件?
答:不一定,要根据产品的稳定性确定,如果采用更高温度和更短的时间能满足残存概率法时,
可能比较低温度,更长时间的灭菌条件对产品更有利。如果产品不能耐受 121℃的高温,则可以
降低温度,并保证微生物的残存概率小于10-6。
8、对热不稳定药品(如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等),应该直接进行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答:对热不稳定药品(如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等),首先应对采用的无菌工艺进行研究,是采用
除菌过滤+无菌生产工艺,还是采用无菌组装工艺;然后再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
9、是否在产品注册申报时就已形成本产品的完整的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各项参数的验证?
答: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人在申报 “药品注册申请表”后,经药品审评中心审评符合规
定的,通知申请人向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申请生产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目的是确认核定生产工艺的
可行性,同时抽取1 批样品,并规定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GMP 要求。由此可见,申报产品注册时,
应对用于正式上市产品生产的工艺有了足够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产品和工艺开发,扩产、
设备和系统的验证以及验证批的生产整个过程上的。验证批的目的是要证明在规定的工艺参数的
范围内,工艺过程能始终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因此,在进行验证批生产前,应已充分了解并能
控制工艺中各种关键的可变因素。
10、在进行灭菌工艺验证时,一般会放置一个校验的探头在灭菌柜控制探头旁边,这两者之间的
温度差异有什么要求?是否应按校样标准,只允许±0.5℃的偏差?
答: 一般来说:
a:灭菌器自带的独立的记录探头与监控探头就应完成足够的验证数据,然后对存在的偏差作修
正;
b:验证所用的测温探头的精度应优于灭菌器自带的记录探头和监控探头;
c:验证本身的作用之一是对灭菌器自带的监控探头和记录探头进行修正,以便正常使用时达到
较为准确的温度值。
目前没有找到“只允许±0.5℃的偏差”的说法。
11、在同一条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③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对制作场地、堆料场地和工地道路要.PDF
- 面向5G的传送网新架构和关键技术.PDF
- 热管换热器和回转式换热器在湿法脱硫系统中应用比较.PDF
- 重新布局质优电子,迎接2Q17淡季不淡.PDF
- 2018年佛山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和检验试剂集中采购.doc
- 2018年度珠海通用医用耗材采购目录.PDF
- 珠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液相柱后衍生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doc
-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控制.PDF
- 诸暨阮镇2017-2018年度广告服务采购项目要素.doc
- 诸暨职教中心PLC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建设采购项目(编号.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