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阅读专题第八讲断句标点
第八讲 文言句子·断句标点
【知识梳理】
断句标点的要领
要 领 举 例 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 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文中说的是什么人,这些人做的是什么事,用的是什么方式,事情的结果怎样,等等。 议论文则要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说理的思路是怎样的。在通读全文、弄清文章主要内容和思路的基础上,断句、标点,然后复查检校。
注意文言特殊句式 用“也”表示的判断句,如“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主语后加逗号,句末加句号。 主谓倒置的句子,如“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前置的谓语之后加逗号,全句结束时加句末标点。 省略句,如“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公瞿然注视,(史公)呈卷,(左公)即面署第一” (《左忠毅公逸事》)。补上省略的成分,有助于标点。 注意对话、引文的标志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 句子中“××曰”之后是对话中加冒号、引号的地方,“×曰”之前是引文结束的地方。 注意虚词的位置和作用 有些词常用于句首:夫、盖、惟、故(所以)、岂、然而、然则、若夫……
有些词常用于句末:也、矣、焉、耳、乎、哉、欤、耶、夫、之、而已……这些虚词的前面或后面应当断句、加标点。 注意相同相近的语言结构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过秦论》)相同结构的排比,是断句、标点的重要标志。 注意运用古代文化常识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石钟山记》)有人误标点为:“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这是因为不明白“德兴”是“饶”州属下的一个县,“尉”是县尉。
【例题精析】
一、断句。
1.文中划线部分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2000年上海卷)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2.下面的句子共有三个分句,请依次写出前两个分句。(2001年春季上海卷)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06年北京卷)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06年广东卷)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答案:1.夫常求其生 犹失之死 而世常求其死也 2.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 3.楚/扦也/犹也/唇寒/今赵/明矣/且赵/高也/却师/显也/不粟/为者/过 4.曰/交矣/人时/以许/若事/至穷/不言/而矣/况乎/吾事/虽士/何过/而人/不
解析:1.“犹”、“而”为句首虚词。2.上文写王烈认为盗牛者“有羞耻之心”,用“遗布一端”的方法来“激之”。可知应断句为“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3、4.在通读全段、弄清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断句;注意虚词的位置。
二、标点。
1.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1987年上海卷)
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1986年全国卷)
答案:1.曰:“邑吠,吠也。”仆南,恒日,日吠,余言。 2.滨,关动。魏战,乃师。
解析:1.“曰”为引用的标志;“也”为句末语气词。 2.弄清诸葛亮、魏明帝、晋宣王、辛毗这些人名及其关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