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间借贷分析报告
民间借贷 去年3月,周建(化名)从三家银行获得了650万元的贷款,期限一年。为了偿还这笔贷款,为了企业正常的资金运转,周建今年不得不踏上了高息贷款的心酸路。
从典当行到小额贷款公司,从担保公司再到私人借贷,周建四处游走,吃了好多闷亏,不过只要想到生产线每次断后重启就要损失20万元,再高的利息他也只能顶上。
周建是山东省一个二三线城市的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07年成立,固定资产5000万,是该市重点保护民营企业,年营业收入七八千万元,职工有160人。按今年6月份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是一家典型的小企业。
心酸借款路
在银行贷款到期之际,由于下游客户欠款还不上,周建只能选择借高息。据悉,他通过私人渠道借了两笔高息款,其中一笔200万元,一天3分利息,即200万元一天的利息为6000元, 70天后周建支付了42万元的利息;另外一笔150万元,利息为一天4500元,借了40天,共支付18万元利息。
周建本可以选择去银行贷款的,不过,他碰了壁。“穿着短袖去银行借款,等到穿棉袄时才贷出款来”,周建如此形容今年银行借款的难度,往常一星期就能办下来的银行贷款,今年至少要2个月,还不一定借得到,相比几天内就能到账的民间贷款,虽然利息高,但却应了不少急。
比如,一到6月份的雨季,为了囤货,周建就会向典当行这样快速的融资渠道伸手。今年6月,周建从当地一家典当行借款120万元,月息为4.5分,为期半年。
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也成了周建经常光顾的地方。去年10月份,为了增加新的生产线,周建向当地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了100万元,月息3.3分(等于年利率39.6%)。这个幅度远超国家规定的小贷公司最高贷款利息(基准利率的4倍),正规合同中并没有写那么高,但周建就是花了这个代价才获得这笔款。如今,半年期限早已过去,周建只还了20万元,小贷公司已上门催款好几次。他表示争取在9月底前分批还清借款。
不过,相比私人渠道借贷,典当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高息”也只能算小菜了。
7月21日,记者拜访周建时,恰巧碰到一家担保公司老总登门,他是为了一笔款项而去的。在周建对记者有所保留时,这家担保公司老总却向记者“兜了底”。
原来,去年12月,周建向该担保公司借款300万元,约定3个月到期还款。不过,周建至今仍欠着。这笔款项的利息是月息9分(等于年利率108%),一个月的利息就达27万元,若今年年底周建才能还上钱的话,本金和利息共需还600万元。当然,这种高息在担保公司来说也是违规的,属于“不走账面”的私下放款。
资金倒腾术
故事另一端的借贷方,也向本报还原了周建所在城市今年民间借贷的真实状况。
7月20日晚,在一场7个人的饭局中,有两位担保公司董事长、两位典当行董事长、一位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和一位当地城商行某支行行长。他们向本报记者笑言:“这里坐的基本都放高息。”
这些董事长们,名片上职务长达七八个,基本都拥有多家实体企业,旗下产业甚为庞杂,往往涉足房地产、天然气、酒店、电镀厂等多个行业,他们玩转在实体经济和以民间借贷为主的虚拟经济间。
用他们的话说,民间借贷已经由个别情况开始成为群体现象,整个城市几乎进入了“全民放贷”的盛况:一方面,资金在银行和担保公司、典当行、私人间倒腾,很多经营不规范的担保、典当行以及逐利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方法套取银行资金,进而又转手高息放贷,赚取中间差价;另一方面,不少资金雄厚的个人和企业主也热衷于民间借贷,甚至成为典当行、担保等机构的资金来源之一。
以担保公司为例。当地另一家担保公司的董事长表示,从银行套取资金转手高息放贷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与企业合作,比如一家企业需要100万元的贷款,该企业与关系好的担保公司合作,向银行申请200万元贷款,待银行审批之后,该企业与担保公司各自分100万元,各自放高息。在这种情况下,担保公司往往会免除该企业的担保费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方式很多。”
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虚假的汽车消费贷款套取银行资金。“比如担保公司拿自己员工的身份证去虚假买车,向银行借贷,借出钱后由担保公司去放贷。一般会贷上10辆车,按一辆车30万元计算,资金量就可达300万元。”上述担保公司董事长称。
以私人渠道为例,除了自身积蓄之外,也有套取银行资金再放贷的现象。“我有朋友就将房产抵押给银行,贷出100万元,自己放高息。”另一家与周建有类似借贷经历的当地企业主表示。
据当地多位高息放贷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下,从银行贷款转手放高息至少可赚取月息1分的差价。
给民间借贷提供温润土壤的,有如周建这样的资金需求方,即广大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极度需求;也有来自银行这样的传统资金供应方在因信贷收紧而造成的资金供不应求。
上述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