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监测基本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品不良反监测基本知识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3个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 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 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2个尽可能: 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 与可疑不良反应/事件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总结 一句话: “三个时间三个项目两个尽可能。” 套用格式: “何时出现何不良反应(两个尽可能),何时停药,采取何措施,何时不良反应治愈或好转。” 要求: 相对完整,以时间为线索,重点为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目的是为关联性评价提供充分的信息。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过程及处理 常见的错误 三个时间不明确 没有写不良反应的结果 干预措拖过于笼统。如“对症治疗”、“报告医生” 过于简单。如“皮疹,停药。” 严重病例没有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记录 多余写原患疾病症状 如何填写药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患者于X年X月X日X时,因XXX(症状或体征)XX医院、门诊、药店、诊所就诊(购买药物)医生经XX检查或体查后,(初步)诊断为XX疾病,医嘱给予:XXX、XXX、XXX等药物静脉滴注、肌注、口服,使用XX药物XX时间后出现XXX、XXX症状和体征,医生或XX知道后,立即予XX检查,并采取了XXX、XXX等措施,经过XX时间后患者的XXX症状或体征减轻或加重,后续采取了XX措施。 对于医务人员,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也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民众: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用药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小 结 ADR 是药物治疗中存在的自然风险 副作用 ? ADR ADE 具有实际的监测意义 分析产生的信号 提示潜在的ADR, 新的、严重ADR 具有更高的报告价值的报告 ADR的因果关系评估困难,常以关联度表达 药源性疾病 是有明确因果关系的药物损害 谢谢 * * 在“反应停事件”发生之后,各国政府开始对药品安全性高度重视,现代意义上的ADR监测报告制度在各国相继建立。 “反应停事件”可以被视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史上的分水岭,由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跨出了其历史性的一步。 WHO国际药品监测计划-乌普萨拉监测中心(UMC):于1968年正式成立,只有10个成员国。2003年发展为84个成员国,中国于1998年参加该国际药品监测计划,实行资源共享。 我国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例 1970~1986 四咪唑引发脑炎报告逾2万(实际可能上百万) 药物性耳聋:与个人易感性和家族基因遗传有关。老年人及儿童应慎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 乙双吗啉诱发白血病:治疗牛皮癣,除抑制表皮细胞,也抑制骨髓的造血细胞,引起白血病。1984~1992年140例。 酮康唑引发中毒性肝损害:1986~1992年治疗甲癣、脚癣,引起肝损害22例,死亡3例。 近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2000年苯丙醇胺(PPA)召回事件 2001年西伐他汀(拜斯亭)事件 2001年马兜铃酸(关木通)事件 用木通代替关木通 2004年罗非昔布(万络)事件 2006年鱼醒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事件 2006年克林霉素注射液(欣弗)事件(死亡11人) 灭菌温度不达标 2006年亮菌甲素注射液(齐二药)事件(死亡13人)二甘醇(代替丙二醇)→草酸→肾衰 2010年上海阿瓦斯汀事件→眼内炎 假药 案例 药源性耳聋 我国有5000-8000万残疾人,听力残疾约占1/3,其中60-80%与药物有关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致耳聋的主要药物 六、ADR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尽早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信号 2.寻找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3.探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 4.定量性地进行药品的利弊分析 5.反馈、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的信息,为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意义 1、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和重演。 2、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为上市后再 评价提供服务。 3、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4、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 5、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特非那定→非索非那定;卡托普利(致干咳)→去掉巯基→依那普利。 七、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填写要求 分三部分: 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法规依据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