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钢结构毕业答辩常问题集合及答案.doc

土木工程、钢结构毕业答辩常问题集合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钢结构毕业答辩常问题集合及答案

土木工程 钢结构毕业设计(结构)答辩问题集锦 分层法, 水平荷载,桩基础,地震计算 1 框架梁柱的尺寸确定 钢构设计的梁柱尺寸,先确定钢构件的形式,如工型,槽型,口型等,然后可通过层高,长细比,高宽比等来确定尺寸,最后通过软件复验可行性可近似地采用分层法。可假定:(1)作用在某一层框架梁上的竖向荷载对其他楼层的框架梁的影响不计,(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考虑框架的侧移。 计算过程可如下: (1)分层:分层框架柱子的上下端均假定为固定端支承, (2)计算各个独立刚架单元:用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进行计算各个独立刚架单元。。而分层计算所得的各层梁的内力,即为原框架结构中相应层次的梁的内力。 (3)叠加:在求得各独立刚架中的结构内力以后,则可将相邻两个独立刚架中同层同柱号的柱内力叠加,作为原框架结构中柱的内力。 叠加后为原框架的近似弯距图,由于框架柱节点处的弯矩为柱上下两层之和因此叠加后的弯距图,在框架节点处常常不平衡。这是由于分层计算单元与实际结构不符所带来的误差。若欲提高精度,可对节点,特别是边节点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分配,予以修正。 Gi=永久荷载标准值(构件)+0.5×楼面活载标准值(雪荷载 灰荷载等*组合系数) 3 如何保证框架的延性 强柱弱梁”设计原则—控制塑性铰的位置此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是梁柱塑性铰设计。为此,应遵循: 1)“强剪弱弯”设计原则——控制构件的破坏形态 基本风压是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的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按基本风压=最大风速的平方/1600确定的风压值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进一步理解为:柱(墙)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轴心抗压力设计值之比值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是一个从结构抗震设计角度提出的一个结构概念。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所以我们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故要“强柱弱梁”;“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的破坏,没有预兆的,舜时发生,没有防范,所以我们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这就是我们设计时要结构达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这个目标。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分层法。 在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时,可假定:(1)作用在某一层框架梁上的竖向荷载对其他楼层的框架梁的影响不计,而仅在本楼层的框架梁以及与本层框架梁相连的框架柱产生弯矩和剪力。(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考虑框架的侧移。 计算过程可如下: (1)分层:分层框架柱子的上下端均假定为固定端支承, (2)计算各个独立刚架单元:用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进行计算各个独立刚架单元。。而分层计算所得的各层梁的内力,即为原框架结构中相应层次的梁的内力。 (3)叠加:在求得各独立刚架中的结构内力以后,则可将相邻两个独立刚架中同层同柱号的柱内力叠加,作为原框架结构中柱的内力。 叠加后为原框架的近似弯距图,由于框架柱节点处的弯矩为柱上下两层之和因此叠加后的弯距图,在框架节点处常常不平衡。这是由于分层计算单元与实际结构不符所带来的误差。若欲提高精度,可对节点,特别是边节点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分配,予以修正 荷载折减系数的引入是因为在计算结构或构件楼面活荷载效应时,为了简化计算而把活荷载近似看做是均布荷载,然而,实际上楼面面积越大,实际平摊的楼面活荷载越小,所以,在计算结构或构件楼面活荷载效应时,如果引起效应的楼面活荷载面积超过一定的数值,就应该对楼面均布活荷载折减,于是就引入了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步骤:1、算结构自重。 2、计算整体刚度。 3、结构的自振周期、 4、算出总水平地震作用。 5、算出各层水平地震力作用。 D值法是修改后的反弯点法:D是代表刚度。:实际工程与计算存在差别,有进行修正才可结构合力计算方便,传力路径合理,满足建筑的相关使用要求,考虑部分构件的制作工艺另外,柱的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的变化等因素有关。日本武藤清教授在分析了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反弯点法中柱的抗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柱的抗侧移刚度以D表示,故此法又称“D值法”,也称为修正反弯点法。梁的横截面高度H跟梁的跨度L有关。 下面我就主要说三种情况: 1、多跨连续主梁,高跨比(H/L)约在1/14~1/8之间。 2、多跨连续次梁,高跨比(H/L)约在1/18~1/12之间。 3、单跨简支梁,高跨比(H/L)约在1/14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