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 伴我同行PPT.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血管健康 伴我同行PPT

2007年《中国临床戒烟指南试行本》 2008年《中国心血管医生临床戒烟实践共识》 饮酒与血压 饮酒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病患病率之间有关联。 建议: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 20-30克 ,女性则少于 10- 15克。 患有高血压者戒酒为宜 ,因为酗酒会明显增加脑卒中发生的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 心理问题巳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患,全世界有1.21亿人患有抑郁症。 而在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社会负担最重的第一大疾病。 抑郁症和心脏病总是一前一后, 结伴而行。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 三个“三”: 三个正确对待: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他人; 正确对待社会。 三个既要:既要奉献社会,又要享受人生; 既要有事业心,又要有平常心; 既要钻研业务,又要兴趣爱好。 三个快乐:助人为乐; 知足常乐; 自得其乐。 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减压,不让“高压”心理肆虐 长期的心理负重和不良情感的刺激,可使大脑皮层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全身小动脉收缩痉挛,引起血压增高,这也是诱发和加重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一个高危因素。 有几个方便的小“招数”,可帮助减“压”。 静思、遐想 放松活动 深呼吸 减压小“招数” 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来对待成败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最早确立的心身疾病。 高血压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和行为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实施健康四大基石可获益: 高血压可以减少55%, 脑卒中、冠心病可减少75%, 糖尿病减少50%, 肿瘤减少三分之一, 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轻度不适,病人的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 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高血压病人 明知自己有高血压也不进行规范治疗。 多数高血压悄然起病,直到引起严重 的心脑血管损害才被发现和重视。 高血压是“隐形杀手” 高血压未经治疗 3~5年出现部分心、脑、肾损害 平均存活时间19年 比血压正常者平均寿命缩短20年 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高血压 食盐过多 遗传 精神紧张 压力大 缺乏运动 酗酒 肥胖 吸烟 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 其它危险因素 1级 2级 3级 SBP140-159 SBP160-179 SBP≥180 或 DBP90-99 或DBP100-109 或DBP≥110 I 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II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III ≥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或糖尿病 高危 高危 高危 IV 并存临床情况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用于分层的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 血胆固醇5.72mmol/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未来10年危险程度 低危组 中危组 高危组 极高危组 <15% 15~20% 20~30% ≥30% 降压治疗的实施过程 对高血压患者临床评价后,首先进行危险性水平分层(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 所有患者都应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 制定降压药治疗计划,确定血压控制目标值 很高危、高危患者:开始药物治疗 中危:随访监测3-6个月,如果血压仍然升高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随访监测6-12个月,如果血压仍然升高开始药物治疗 治疗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从低剂量开始治疗,逐步递增剂量 最好使用长效降压药,每日给药一次 从单药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学会自测血压 测血压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浓茶、不吸烟并精神放松 室内温度适宜,安静休息 5-10分钟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内因---- 15% 外因---- 85% 内因—遗传 父母双方都有高血压 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压 父母都没高血压 上述三种情况的子女得高血 压的几率是不同的 家族史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46% 0 10% 50% 3% 一方有 双亲都有 子女患高血压概率 30% 20% 40% 双亲无 28% 遗传也绝非绝对不可改变 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改变人们的分子水平,进而改变体内基因表达。 外因,是疾病的主导 外因是 — 社会条件 10% 气候地理条件 7% 医疗条件 8% 生活方式的不健康 60%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