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对待“代教育”
正确对待隔代教育
如今,隔代教育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密切关注。人们开始讨论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发挥隔代教育的可取之处。根据现实情况,我们应该正确的等待“隔代教育”。
一、隔代教育的成因
经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我认为造成“隔代教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的父母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事业。尤其是许多的白领夫妇,他们根本无暇照顾孩子。
2、因患病,伤残等身体状况或因下岗而导致的经济能力不济。
一些家长由于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长期患病或者是伤残人士。他们连照顾自己都困难,更不用说是照顾孩子。所以祖辈义不容辞的担任了教养孙子的责任。
另外由于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能力不佳的父母只好下岗待业在家或者选择去打工。这样的家庭的经济能力都十分不济,他们无法负担孩子昂贵的教养费用。加上他们需要为钱奔波,根本无法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所以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选择将孩子送至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家中。
3、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
隔代教育在单亲家庭中尤为突出。在离异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推脱彼此的教育义务,导致孩子最后只能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
4、怕费神,图省事,年轻父母无经验或希望保留两人世界。
如今的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自己的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的。这使得他们根本不会照顾别人,更不要说是说要照顾一个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了。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他们的父母也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更不放心他们照顾自己的宝贝孙子(女)。自然到最后,他们就承担了孙子(女)的教养责任。
二、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当今社会,隔代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以下隔代教育的利于弊。
(一)隔代教育的弊端:
1、祖辈的过于溺爱导致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
祖辈们已经完成了教育自己子女的任务。而对于自己的孙辈的教养上,大多数人是抱着宠溺的态度。他们认为,我们已经老了,而孩子还小,我们作为祖辈,没理由得罪他们。再者,孙子又是爷爷婆婆们又一代血脉的传承,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宝贝,加上老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若出差错,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们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因此,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他,有时连父母正确的批评教育,他们也要进行干涉,帮其辩、偏袒,弄得父母都束手无策。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转。时常陷入了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中。他们平时生活上都异常节俭,决不肯浪费一分钱,但是,只是孙子说一声要钱,他们便十分慷慨,要多少给多少,不会去追究这些钱到底是买了学习用具还是去买了不干净的小食品,甚至用了进了游戏厅、网吧。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经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人人都得听自己的,稍不合心意就大哭大闹。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老人又怕孩子哭坏,就百般哄劝。时间一长,孩子会发现通过撒泼、发脾气等任性行为可以达到目的,于是一有机会孩子就会发脾气要挟家长,以满足自己的非分要求。爷爷婆婆们认为这是他们对下一辈的发自内心的爱,但这种爱,是溺爱,这种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越是对孩子溺爱,越是难得孩子的尊重,到后来,孩子们必定会将爷爷婆婆安全不放在眼里,为所欲为。而这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
2、幼儿身心老龄化的加速
孩子有着好动的天性。加上幼儿天性喜欢模仿身边的任何事物,老人的言行举止必定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幼儿长时间与老人相处在一起,学习老人的言行举止必定会让幼儿失去其天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过早走向老龄化。其次,老人的喜静特点使老人通常喜欢带着孩子呆在家中,这样孩子便失去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动作发展的机会,最终使孩子的身心与身体动作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3、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亲情隔阂
孩子与爷爷奶奶长期生活,必然会减少了与父母的相处。这种长期与父母不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会逐渐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逐渐淡化,生疏。使得父母在子女逐渐长大过后无法与子女真心地进行思想与感情的交流。
4、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的的外界接受能力较差,他们始终坚持陈旧的教养方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思想相对于现今社会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更不会了解现代的教养方式与自己的那一套教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是一味的照搬“旧制”,他们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的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标准件厂变电所电系统的设计.doc
- 某校园网络安全方案计-毕业设计.docx
- 某某铁路指导施工组织设计.doc
- 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某某办公楼工程建筑施组织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论文.docx
- 某污水处厂工艺设计.docx
- 某某工程D、E区(四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 某框架结构高校办公楼设计-毕业计计算书.doc
- 某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某砂石料场建设项目可性研究报告.docx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