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联”考点备考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对联”考点备考资料

高考“对联”考点备考资料 ??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 ?? 从2004年起,高考语文全国卷新增了“对联”考察内容。题目的要求是对出春联的下联,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从阅卷情况分析看,仍有不少考生丢掉了这“唾手可得”的四分,实在可惜。究其原因,一是老师对有关对联知识的讲析不够,更为主要的是考生准备不充分,缺乏对对联知识的掌握。 ?? 对联,“对对子”,也称“对仗”,在同学们知识链上属于最基本的技能――“语言表达”中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里“对偶”一项,即“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 ??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从五代至今,历久不衰,出现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联优对,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对联原出诗词,但它又不同于诗词。对联有自己的特点: ?? 1、字数相等。从形式上看,对联首先要做到字数相等。汉字多单音节的独体字,这就为写作对联时做到字数相等提供了条件。而且,因为每幅对联只有出边和对边两句(又叫出句和对句),两句的字数相等,就会给人一种对称美的直观感。 ?? 2、对仗整齐。从字面上分,对联可分为工对和宽对两类。工对要求两对句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互为对仗。词类相同互为对仗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甚至数目,颜色也要相对,要求十分严格。如对联中“天对地,雨对风,大海对长空”就是一训。但高考对联题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属于宽对的范畴,即字数相等,词性、平仄基本相对。 ?? 3、平仄协调。对联中的平仄,一般要求平仄相对,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出句的尾字为“仄”声,对句的尾字为“平”声。 ?? 4、节奏鲜明。出句和对句的节奏应一致。一般来说四言联是2—2;五言联是2—3或3—2;六言联是2—2—2;七言联是 4—3或3—4;八言联是4—4等等。 ?? 例如,四言联: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浮舟——沧海/立马——昆仓;五言联:一枝——莺下借/千仞——凤高翔,为人民——办事/给祖国——争光;六言联:祖国——山明——水秀/山村——人杰—— 地灵;七言联:鸾凤双栖——桃花岸/莺燕对舞——艳阳天,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 —春风一家;八言联:春景宜人——喜瞻雀跃/庭院呈瑞——好咏鸠洲。 ?? 撰写对联与作诗有相通之处,文字要多推敲,内容要多提炼,既要符合对联的特点,又要做到信、达、雅。达到形式的、内容的和谐。至于“嵌字”、“用典”等高难技艺笔者就不赘述,只对“正对”、“反对”、“串对”作简要分析。 ?? 1、正对。即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出句和对句的意思属同一范畴。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 如“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 如“春暖风和日丽/年丰物阜民康;江山千古秀/祖国万年春;人勤春光美 /家和喜事多。 ?? 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 ??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如:天开新岁月/人改旧乾坤;辞旧岁破旧俗/迎新春立新风; ?? 3、串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反映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连贯,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 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如: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以上两联出句表原因、条件,对句表结果、目的)。 ?? 二、学会积累思考 ?? 无论采用哪种技巧,内容上对联的要求是,出句和对句所表现的主题意思都要基本统一,即使两种相反的情形,也要有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 上文我们是从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修辞运用)方面谈的,其实,平时语文学习除了学习这些专有知识外,还应处处留心我们学过的、见过的。如春联,很多学生年年见,甚至年年写,今年肯定有“好猫”撞着“此老鼠”的,还有我们背诵过的诗文,对偶何其多,“笋借一风争做竹,燕分数子别成巢”“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春节贴对联是我国欢庆传统佳节春节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可以说,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希望同学们对春联不要“视而不见”,在春节期间要读春联,写春联,为解答高考“ 对联”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 此外,很多学生喜欢旅游,欣赏大自然的奇异风光,同时也品读到奇趣横生的楹联(对联中的佳品)。如描写三峡仙境的“两崖如剑立,一江似布悬”,描写鼓浪屿情趣的“雾销山头山镇雾,天连水尾水连天”(不是一般重字,追求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