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泌尿系统解剖学课件11PPT
第六章 泌尿系统 ;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一、外形
实质性器官,贴附于腹后壁,左、右各一,120-150克/个,似蚕豆,表面光滑,红褐色。
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前面较凸,朝前外侧,后面平坦,贴腹后壁。;外侧缘:凸隆
内侧缘:凹陷,为肾门,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出入肾门的这些结构由结缔组织包在一起,合称肾蒂,右肾蒂较左肾蒂短,排列关系:;冠状切面:
皮质 0.5~1.0cm厚、富有血管、红褐色,肾小体与肾小管构成。肾柱:是肾皮质深入髓质肾锥体之间的部分。
髓质 肾实质深层(2/3),淡红色,15~20肾锥体: 圆锥形,结构致密而有光泽,由许多小管道平行排列而组成,故有条纹。肾乳头(7~12个)、乳头孔(10~30小孔/乳头)、 肾小盏(7~8个)→肾大盏(2~3个)→肾盂→输尿管;㈠纤维膜(纤维囊)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构成,易剥离,肾破裂及部分切除要缝合此膜。
㈡脂肪囊(肾床);㈢肾筋膜 为致密结缔组织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外侧缘和肾上方两层相互融合,向内侧前层逐渐变薄,覆于肾血管、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面与对侧相连续,后层与腰大肌和腰方肌筋膜相融合,并经肾血管和输尿管等结构的后方,附着于腰锥体和椎间盘,两层在肾下方互相分离,中间有输尿管通过。;维持肾位置的装置:肾三层被膜、肾血管、肾周围脏器、腹膜和腹压等。
肾下垂及游走肾 ; 左、右各一,细长的扁形管状肌性器官,起自肾盂,终于膀胱,20~30cm,Ф0.4~0.7cm,分部:
一、腹段:腹膜后面,沿腰大肌前面斜向下降,至骨盆上口附近,左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右越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二、盆段:长度短于腹部,在腹膜外筋膜内沿骨盆腔侧壁行进,下后外方→髂内血管→骶髂关节前方→坐骨棘前方→前内方→膀胱底: 男绕输精管后方至其内侧,以直角互交,女性行经子宫两侧→距子宫颈外侧2.0cm处,行经子宫动脉后方,与子宫动脉交叉。;三、壁内段:输尿管在膀胱底后外侧角处,从外上方向内下方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内面的输尿管口的部分,长1.5cm,???胱充盈,壁内段受压,防止尿液逆流。
三个生理狭窄:直径0.2~0.3cm
上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中狭窄:越过骨盆上口与髂血管交叉处
下狭窄:在输尿管壁内部 ; 储尿器官,形状、位置、大小和壁的厚度均随尿液充盈程度而异,容量:350~500ml,最大可达800ml。;膀胱尖:朝前上方,耻骨联 合上部后面
膀胱底:三角形,朝后下方
膀胱体:尖与底之间的部分
膀胱颈:男性为尿道内口紧接前列腺的部分,女性为尿道内口邻接尿生殖膈的部分。;
上面:
下外侧面:
后面:膀胱底
小儿呈梭形,充盈时呈梨形,女性膀胱因受子宫、尤其是妊娠子宫影响,可变得前、后稍扁平,横径加大。 ;成人:空虚时位于盆腔内、耻骨联合的后面。膀胱的上面、两侧和后面均有腹膜覆盖,膀胱的前下壁与耻骨联合的后面有耻骨后隙。膀胱底在男性与精囊、输尿管壶腹、直肠相邻,膀胱颈与前列腺底相接触;在女性膀胱底与阴道前壁和子宫颈相接,膀胱颈直接与尿生殖膈相接。; 当膀胱充盈时,膀胱与腹前外侧壁之间的腹膜返折线可上移到耻骨联合上方,此时,沿耻骨联合上缘处施行膀胱穿刺术可不经腹膜腔,也不会损伤腹膜。
新生儿膀胱位置比成年人高,膀胱大部分位于腹腔内,随年龄增长,膀胱位置逐渐下降,6岁降入盆腔,青春期达成人位置。
老年人因盆底肌收缩力减弱,膀胱位置可比成人低。 ;粘膜:除膀胱三角外,与肌层连结疏松,故在膀胱空虚时,聚集成许多皱襞,充盈时皱襞消失。
膀胱三角: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此处由于无粘膜下组织,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故无论在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无粘膜皱襞,是膀胱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
膀胱三角的两后外侧角处,各有一裂隙状的开口,称为输尿管口,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粘膜皱襞,称之为输尿管间襞,膀胱三角的前下角即为尿道内口。
;女性尿道:起于膀胱尿道内口,斜向前下方,穿尿生殖膈,终于尿道外口(阴道前庭内)。
特点:
短:4cm。
直:没有弯曲。
宽:直径0.6cm,易于扩张。;尿道后壁借结缔组织形成的尿道阴道隔,与阴道前壁紧密结合。
尿道外口:阴道前庭内,在阴道口前方,阴蒂后方约2.5cm。
尿道阴道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在尿道穿尿生殖膈处周围有此肌环绕。
尿道旁腺:尿道粘膜下组织内有许多尿道腺,开口于尿道粘膜;而尿道旁腺位于尿道下段,导管开口于尿道外口附近。
根据以上女性尿道特点,故女性患尿路感染的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