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医学第一、二章PPT
3)腐败气泡和水泡:腐败气体窜入表皮和真皮 “死后循环”——尸体血管内产生的腐败气 体,压迫血液使之流动的现象 4)“泡沫器官”:腐败气体使肝、肾等实质器官 形成大小不等空泡,呈海绵状。 5)腐败静脉网: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 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 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一 般在死后2-4日出现 胸部腐败静脉网 (2)法医学意义: 可作为推测死因和死亡时间的参数 判断死亡时状态,尸体是否被移动等 3.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 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 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尸僵状态,保持着死亡时刻的姿势和动作。 形成机制与尸僵相似,可能与神经高度兴奋状态下死亡有关。 (1)尸体改变: 多为局部性,全身性少见 (2)法医学意义: 由于固定临死时的动作、体位和姿 势,对判断自杀和他杀有一定意义 尸体痉挛:溺死者手中抓有水草 溺死者尸体痉挛现象 (二)水分相关现象 1.角膜混浊 (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 死后角膜水分增加而使透明度减低 而呈混浊灰白色,最后不能透视瞳孔 (1)尸体改变: 其变化与死后时间有一定关系 5-6小时;出现白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 6-12小时:呈轻度混浊,可透视瞳孔 15-24小时:中度混浊,半透明呈云雾状, 尚可透视瞳孔 48小时:高度混浊,不能透视瞳孔 (2)法医学意义:可推测死亡时间 角膜轻度混浊 角膜中度混浊 角膜重度混浊 2、尸体的局部干燥(local desication) 又称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 尸体的局部表面,尤其是湿润的伤面和粘膜面,水分蒸发较快,使局部干燥、变硬,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如羊皮纸样外观 (1)尸体改变:发生部位: ①表皮较薄、湿润、柔软的部位(如口 唇、阴囊、阴唇以及皮肤皱褶出 ②角膜的两侧(死后如眼睑未闭) ③生前擦伤的部位 ④死后所致的损伤(如搬运尸体时 引起的表皮脱落) 要加以鉴别:若系生前损伤,常伴 有明显的血管扩张和充血 (2)法医学意义:可使生前擦伤更明显 (三)血液相关现象—— 尸斑(hypostasis) 尸斑——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血液因本身的重力,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内,并透过皮肤而显示出的斑痕。 尸斑一般在死后1-2小时开始出现 正常尸斑:尸斑呈谈紫红色 1.尸体改变: (1)分布:主要分布在尸体的下坠部 (2)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期 ①坠积期:死后至12小时,其特点是下的血 液尚局限于血管内,指压可退色 6小时左右,如改变尸体体位,形成的尸斑可 逐渐消失,并在新的下坠部位重新出现。 6小时后再改变尸体体位,形成的尸斑不再消 失,而在新的下坠部位又可出现新的尸斑切 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坠积期尸斑:指压退色(死后8小时) ②扩散期: 死后12小时,血浆被进入血管的组织液稀释, 且被血红蛋白染色,向血管外渗出。指压可稍 微退色 改变尸体体位后原尸斑不消退,新尸斑不出现。 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 组织间隙淌出浅黄色或淡红色的液体 ③浸润期: 常开始于死后第二天,被血红蛋白染色 的液体浸润至组织细胞内,是其着色。 尸斑固定,指压不退色 切开尸斑处皮肤,见皮下组织紫色淡紫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