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爱医资源-膀胱癌的CT诊断PPT
膀胱癌的CT诊断;膀胱的解剖位置;闭孔外肌;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
在我国,膀胱肿瘤居男性肿瘤第八位,女性肿瘤第十位;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男:女=4:1.5。
膀胱癌好发年龄51~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罕见于30岁以前。
发病时80%~85%左右病人肿瘤局限于膀胱,15%~2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膀胱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CT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膀胱癌的分期;TNM分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Ta、T1和Tis期的膀胱癌,又称为浅表性膀胱癌。大约70%为Ta期病变,20%为T1期病变,10%为Tis。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指T2期以上的膀胱癌。
浅表性远处转移发生率远低于浸润性。 ;好发部分;转移途径;淋巴道转移特点;在接受外科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约为27%。
部分学者认为:以淋巴结短径≥0.3cm 为诊断阈值时,检出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75%。
短径1.0cm 是目前较公认的判定转移与否的标准。;膀胱癌的CT表现;男69岁,肉眼血尿5个月;(膀胱)高级别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微乳头亚型),侵及膀胱壁全层并神经侵犯。 膀胱三角区、左侧壁、右侧壁、前壁 、后壁均查见肿瘤累及。 前列腺尿道断端、左右输精管断端、左右精囊腺、左右输尿管断端均未见肿瘤。 淋巴结:左闭孔LN(1/2),左髂血管LN(1/4)查见转移癌;
;女5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病 理 诊 断:;男63岁,反复血尿;男58岁,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9个月;男74岁,血尿1周;男71岁,反复全程肉眼血尿半年 ;男45岁,间断血尿2年,尿频、尿急、尿痛;男59岁,排肉眼血尿1周2010-04-22;2012-02-15复查;男60岁,反复血尿2年,加剧3月;膀胱癌、血尿行双侧膀胱动脉栓塞术。;病 理 诊 断:;女、75岁,血尿1月CT0430371;病理;鉴别诊断 ;男51岁,尿频、尿急1年,尿痛2月。;病 理 诊 断:;男69岁,“尿频、尿急1年余” ;(膀胱肿物)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浸润固有膜(送检组织未见膀胱肌层)。
浸润性?;女50岁,腹痛、血尿4个月;女49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男47岁,“反复尿频3年余,加重3月” ;病 理 诊 断:肾皮髓质分界不???,切面见多个囊腔,囊腔内含黄白色豆渣样物,输尿管长14cm,管径约0.5cm,管腔内含黄白色豆渣样物。镜下见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管腔内含均质红染蛋白样物,肾间质血管壁增厚伴玻璃样变性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灶区见干酪样坏死,坏死周边可见多量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多核巨细胞,符合肾结核改变。;女29岁,以“体检发现“膀胱占位”半个月。 ;(膀胱肿物)腺性膀胱炎伴息肉形成。
CT0411236;女43岁,以“尿频、尿急3月余” ;病 理 诊 断:;男55岁,反复下腹闷痛3个月,;(乙状结肠)多发溃疡型中分化管状腺癌,侵及肠壁全层及肠壁外脂肪结缔组织和膀胱壁全层。
LN:肠周淋巴结(0/8)未查见转移癌。
CT0405221
;男、57岁,排尿困难4月余,460330;根治性前列腺肿瘤切除术+膀胱切除术+直肠切除术+乙状结肠造瘘术+双侧输尿管皮肤乳头造口术”。 ;大体标本;病理;女、30岁;发现盆腔肿物数天,449855;病理;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