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及第三节 土壤污染PPT.ppt

环境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及第三节 土壤污染PPT.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及第三节 土壤污染PPT

我国国土荒漠化的数据: 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4.6%);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3%); 荒漠化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1个县、旗、市; 荒漠化面积前三位:新疆(39.8%),内蒙古(25.1%),西藏(16.6%),总占81.5% 水土流失 定义: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导致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 水土流失危害 1、蚕食和破坏耕地(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源,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和土体结构劣化使表层腐殖质层和淋溶层逐渐变薄甚至消失耕地质量下降) 2、泥沙淤积水塘、水库、河道等水域和水利设施(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水库、湖泊缩短了水利设施寿命,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3、增加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破坏了地面植被和土壤结构,使土壤层的蓄水能力减弱,导致干旱灾害频繁发生)。 4、生态平衡失调和限制社会经济发展(它破坏了土壤、土地资源使目前已十分紧张的人多地少矛盾更加严峻)。 河西走廊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及其类型 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全球范围的土壤环境问题 第二节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类型 水质污染型——即利用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而导致的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型——即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而导致的土壤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型——主要是工矿排出的废渣、污泥和城市垃圾在地表堆放或处置过程中通过扩散、降水淋溶、地表径流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的土壤污染。 农业污染型——是指农业生产中因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垃圾堆肥和污泥而造成的土壤污染。 综合污染型——由多种污染源和多种污染途径同时造成的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种类 有机污染物:农药是主要有机污染物(有机氯、有机磷等) 。 无机污染物:主要来自进入土壤中的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 。 重金属污染物:汞、镉、铅、砷、铬、锌等重金属 。 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和矿渣、煤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 病源微生物:生活和医院污水、生物制品、制革与屠宰的工业废水、人畜的粪便等是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放射性污染物:核试验、原子能工业中所排出的三废。 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重金属 农药 重金属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中的迁移转化机制非常复 杂,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 1、土壤的理化性质 2、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3、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 4、复合污染 5、施肥 A 、pH值 pH值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由于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而重金属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大都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因此,一般来说,土壤pH越低,H+越多,重金属被解吸的越多,其活动性就越强,从而加大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向生物体内迁移的数量。但对部分主要以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重金属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B、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一般来说,质地粘重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力强,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能力。如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质地的改变,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麦粒对汞的吸收率呈规律性减少。土壤粘性越重,吸收砷的能力越强,水稻受害程度越轻。 C、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从而影响重金属化学行为、迁移能力及对生物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在还原条件下,很多重金属易产生难溶性的硫化物,而在氧化条件下,溶解态和交换态含量增加。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 有机质是否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不同的观点。研究表明,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都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但重金属各组分占全量的比例一般与有机质含量的大小没有密切关系。 重金属——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规律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植物体内含量也越高;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越大,植物籽实中含量越高。 不同植物富集规律:豆类>小麦> 水稻>玉米 植物体内分布规律:根>茎叶>颖壳>籽实 2、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总量和存在形态均表现垂直分布规律,其中可耕层成为重金属的富集层。 有向根际土壤迁移的趋势,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高于土体。 3、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定原理 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