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反刍动物的传染病蓝舌病的合分析及防治毕业论文.doc

浅谈反刍动物的传染病蓝舌病的合分析及防治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反刍动物的传染病蓝舌病的合分析及防治毕业论文

浅谈反刍动物的传染病蓝舌病的综合分析及防治 【内容摘要】 蓝舌病(bluetongue)是由蓝舌病毒引起的,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1934年发现于牛[1]。该病以发热、颊粘膜和胃肠道粘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为特征,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蓝舌病病毒抵抗力较强,具有多个血清型,且各型之间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制成多价疫苗,才能获得可靠的保护作用[2]。本病最早于1876年发现于南非的绵羊,1906年定名为蓝舌病,现已扩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世界性疾病。反刍动物,特别是羊、牛患病后,幼仔长期发育不良、死亡、胎儿畸形、毛发损伤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 【关键词】 蓝舌病简介;蓝舌病病毒结构及组成;致病机理;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目 录 【内容摘要】 I 目 录 II 前 言 1 一、 蓝舌病病毒结构及组成 1 二、 致病机理 2 三、 症 状 3 四、 病理变化 4 五、 诊 断 4 六、 防 治 4 【参考文献】 6 前 言 蓝舌病(bluetongue,BT、BLU)是以昆虫为传染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消瘦,口、鼻和胃黏膜鼻的溃疡性炎症变化。蓝舌病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南非发生,1905年被正式报道。一般认为,从南纬35度到北纬40度之间都可能有蓝舌病存在。病畜、带毒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在某些种库蠓体内长期生存和大量增殖,且可越冬,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只能经过库蠓和伊蚊叮咬传播。病畜与健畜直接接触不传染,但是胎儿在母畜子宫内可被直接感染。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红细胞内,并能从精液排毒。绵羊最易感,并表现出特有症状,纯种美利奴羊更为敏感,病羊和病后带毒羊为传染源。牛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山羊和野生反刍动物如鹿、麋、羚羊、沙漠大角羊也可感染,但一般不表现出症状。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传播。该病也可经胎盘垂直感染;其发生和分布与库蠓的分布、习性和生活史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生于5月至10月,多发生于湿热的夏季和秋季,特别是池塘、河流较多的低洼地区 蓝舌病病毒结构及组成 蓝舌病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是一种虫媒病毒。 病原蓝舌病毒衣壳蛋白 二、 致病机理 病毒感染动物机体后,首先在局部淋巴结复制,然后进入其他淋巴结,淋巴网状组织和毛细血管绵羊蓝舌病的典型症状是以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显著减少开始。牛蓝舌病症状 2.精心护理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再用1%~3%硫酸铜、1%~2%明矾或碘甘油,涂糜烂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疗。蹄部患病时可先用3%来苏儿洗涤,再用木焦油凡士林(1比1)、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涂拭,以绷带包扎。 蓝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的特点,使免疫接种产生一定困难。首先在免疫接种前应确定当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选用相应血清型的疫苗,才能收到满意的免疫效果;其次,在一个地区不只有一个血清型时,还应选用二价或多价疫苗。否则,只能用几种不同血清型的单价疫苗相继进行多次免疫接种。 血清学阳性畜,要定期复检,限制其流动,就地饲养,不能留作种用。 发生本病的地区,应扑杀病畜清除疫源,消灭昆虫媒介,必要时进行预防免疫。用于预防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等。在流行地区可在每年发病季节前1个月接种疫苗;在新发病地区可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无本病发生的地区、禁止从疫区引进易感动物。 加强海关检疫和运输检疫,严禁从有该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牛羊或冻精。 在邻近疫区地带,避免在媒介昆虫活跃的时间内放牧,加强防虫、杀虫措施,防止媒介昆虫对易感动物的侵袭,并避免畜群在低湿地区放牧和留宿。 一旦有本病传人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所有感染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 [4]. 网络/view/ [5]. 网络 致富牛论坛 II 5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