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稀土不同混配液对番茄植株抗性的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农学方面)
前言
低温是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也是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2]。低温对植物的影响包括冷害和冻害,是限制植物自然分布和栽培区带的主要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引起植物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番茄,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番茄亚属。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目前,番茄作为一种蔬菜,已被科学家证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如番茄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和A以及叶酸、钾这些主要的营养素。特别是它所含的茄红素,对人体的健康更有益处。番茄喜温,白天适宜温度为25℃-28℃。低于15℃,番茄种子发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转红受到影响:低于10℃,生长缓慢,生殖发育受到抑制,2℃则受到冷害,0℃则被冻死[3]。因而冷害是番茄生产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我国北方由于番茄对低温敏感,在冬季日光温室种植中常常受到低温的不良影响,其中包括0 ℃左右的冻害与偏低温(≤15℃)冷害,遇到连阴天,日光温室气温常常低于5℃[4],易造成低温冷害和抢不到早市场,成为反季节番茄生产的一大隐患,所以研究番茄植株的冷害及开发相关药剂提高其抗寒性等问题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 Earth),简称稀土(RE或R),对植物具有显著的生理效应[5]。目前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农林业上应用的稀土一般为镧、铈、镨、钕混合物的硝酸盐化合物,也有少量氯化稀土和单一稀土化合物的施用。适量稀土浓度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种子萌发能力,还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并对一些植物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已有许多研究证明,科学合理地施用稀土能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目前产常用的稀土为硝酸稀土含稀土氧化物RE203=38%,少量的氯化稀土和单一稀土化合物,如硝酸、硝酸而对其他配方的稀土溶液在林木上的应用研究甚少。[9]采用在不同低温处理后放在适宜条件下2种观赏植物恢复状况来确定它们的抗寒性,董丽[10]在测定北京地区8种常绿树种的抗寒性时也应用了此法。但在木本树种中,运用较多的是观察组织褐变的方法。毕绘蟾等[11]观察冰冻后14d的几种常绿树种叶片受冻状况,发现抗寒性强的树种叶片没什么变化,抗寒能力低的树种叶片叶面色泽深暗,叶背出现较大褐斑,更严重者叶片呈煮熟状,汁液外渗。组织褐变法也是一种比较可靠,能快速、定量、准确测定树种组织的抗寒能力的方法。
本试验含稀土氧化物R03≥45%),由陕西依农生态农业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硝酸钾(KNO3)2 植株培养
试验于201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病理重点实验室进行。将由大棚内采摘回来的番茄植株进行筛选,选择健壮且长势相同的植株每两株插于同一三角瓶中,三角瓶中盛装自来水,并使水面淹没植株采摘端折断部分,以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而后将植株都置于光照培养箱,调于25℃,进行24小时的培养。目的是让番茄植株适应环境温度,为下一步处理做准备。
1.3 处理温度的选择
选择不同的稀土的混配液,以清水为对照。分别选择生长一致的番茄植株进行药剂和对照喷施。农作物叶片背面气孔较多,而正面角质层、蜡质层较厚,吸收养分主要通过叶片气孔,因此喷施时,应喷于功能叶片的背面或正、背两面都喷。且喷施时间选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9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效果最好[12]。喷壶喷施叶片的正、背两面,为了吸收良好、处理效果明显可以在第二天进行再次涂抹。
植物抗寒性是植物在对低温寒冷环境的长期适应中,通过自身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获得的一种抗寒能力[12]。植物诱导抗性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迟滞性,即诱导处理到抗性反应的表达需要有一个间隔时期。植物对诱导刺激发生“免疫应答”或基因敏感化所需的时间称为诱导期,一般为1~4d。而诱导抗性基因从刺激活化到获得最大表型效应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最大期,通常在诱导后第7天达到最大效果。
待四天以后,将处理和对照分别置于4℃、3℃、2℃、1℃的光照培养箱内,降温过程采取逐级升降形式,使植株对温度变化有一适应性过程[16]。先把植株放入25℃(室温)光照培养箱,保持昼/夜(14h/l0h)的培养条件,以每小时降2℃的速度降温,直至到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