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学习的心理学理论观PPT
*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第3章 学习的心理学理论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 第四节 学习的其他理论 ● 第一节 概 述 一,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的类型 三,学习心理观简介 ● 一,什么是学习 (一)心理学的界定: 因受强化练习而发生的反应潜能上的较为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四个层次: 最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 最狭义的学习: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形成 。● 二,学习的类型 (一)按学习主体分: 有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二)按学习水平分: 有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多重辨别、 概念、规则、问题解决诸类学习。 (三)按学习性质分: 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四)按学习结果分: 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态度诸类学习。 (五)按学习内容分: 有知识学习、技能学习 ● 三,学习心理观简介 学习心理观种种: 共同焦点:本质,机制,条件 类别:行为主义倾向; 认知学派倾向; 其它。 学习理论和人的学习 各种学习理论的关系。 人的学习:个体发展的视角; 种系发展的视角。 ● 一,试误 - 联结说 (一)桑代克的研究 经典研究:猫箱实验。 (二)主要观点: 学习本质:学习即试误,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动机、问题、试探、偶然成功、淘汰与选择、 整合与协调六个阶段。 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三条。 ● 一,试误 - 联结说(续) 试误说的三条学习规律 效果律 学习要使个体获得满意的结果,才会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练习律 个体通过练习和运用,才会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以巩固。 准备律 个体对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影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 二,条件作用- 联结说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典型研究:狗的心因性分泌实验 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 1 UCS(肉) UCR (唾液分泌):无条件反应。 2 UCS(肉)+NS(铃声/灯光) UCR (唾液分泌) 3 第2步多次重复:NS(铃声/灯光) 代替UCS(肉)即 CS(条件刺激,铃声/灯光) 条件反应(CR) ● 二,条件作用- 联结说(续)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续) 形成原理:刺激替代原理。 形成条件: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呈现。 ● 二,条件作用 - 联结说(续)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代表人物:斯金纳 典型研究:斯金纳箱 操作条件作的形成: 1 各种操作活动,其中能解决问题、满足需要者 为成功的操作活动。 2 成功的操作活动,会获得强化刺激,也是一种信息反馈。 3 最后导致操作反应与强化刺激之间建立了联系。 ● 二,条件作用- 联结说(续)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续) 形成原理:反应替代(反馈/强化)原理。 形成关键:强化。 决定了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 决定了新行为形成的难易; 决定了形成的行为保持多久。 ● 二,条件作用- 联结说(续) (三)条件作用的规律 习得律:条件刺激须与无条件刺激同时或近于同时(匹配)呈现, 或操作之后紧跟强化,才能形成条件作用。 消退律: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或操作之后没有强化, 条件反应会减弱并消失。 泛化律:类似条件刺激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应。 分化律:在差异(辨别)强化基础上,能对条件刺激与类似的刺激 加以辨别并作出不同的反应。 高级条件作用律:建立两级条件反应; 第二信号系统起极重要作用。● 三,教育教学的含义 适用性: 有助于适应陌生环境、辨识事物、做出主动反应。 学习有四大要素: 内驱力:动机; 线 索:教材; 反 应:练习; 强 化:奖赏(反馈)。 极其重视环境的作用。 ●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格式塔-顿悟说 二,认知-发现说 三,意义-接受说 四,教育教学的含义 ● 一,格式塔-顿悟说 (一)代表人物与经典研究 苛勒、考夫卡、魏特海墨。 黑猩猩箱笼取物实验。 (二)主要观点: 学习性质:突然领悟整个问题情境, 领悟到自己行动与情境、与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 真菌资源 第3节药用真菌PPT.ppt
- 第2章 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PPT.ppt
- 第2章 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双变量模型PPT.ppt
- 第2章 第5节PPT.pptx
- 第2章 新乡医学院解剖试题之上皮组织PPT.ppt
- 第2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ppt
- 第2章 老年解剖生理特征PPT.ppt
- 第2章 编写简单的SELECT语句PPT.ppt
- 第2章 生命的化学特征PPT.ppt
- 第2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PPT.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