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史学史第六章启蒙时代的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
施洛策尔(Schlozer,1735-1809年): 代表作: 成就: 勾勒了世界历史的演进线索,将世界历史分为六大阶段; 认为人类历史不能同自然史相提并论,对启蒙时代流行的生搬自然科学方法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在历史编纂形式上,认为史书不应仅仅是史实的罗列,还应说明其原因。 杜尔阁与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观 2、杜尔阁(Turgot, 1727-1781) 杜尔阁是法国政治家和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主要学术成就在于发展了魁奈所创立的重农主义体系。他在史学领域也有建树,特别是在世界史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1750年底,他在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发表的题为《人类精神持续进步的哲学概述》的系列演讲,被学界认为是开创近代关于历史进步学说的重要事件。 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人类文化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所展现出的变动的奇观就是进步。 代表作《世界史论集》(即《人类精神持续进步的哲学概述》)把整个世界历史纳入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之内,根据联系的不同性质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相信人类将趋于更加完美。 3、孔多塞(Condorcet, 1743-1794) 代表作《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概观》(或《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循序渐进性, 将历史分成十个依次衔接的大阶段,即原始渔猎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希腊阶段、罗马时期、罗马崩溃至十字军东征时期、十字军东征至印刷术发明时代、从印刷术发明至笛卡尔时期、从笛卡尔到法国革命时期、法国革命后的时期等十个阶段。 划分的标准是科学和知识的进步。 只突出科学和知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很少提及经济活动和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以西欧为中心的文化史观。 第二节 英国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史学 一、英国的理性主义史学 英国理性主义史学与法国理性主义史学的异同 1、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 生平: 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和《宗教的自然史》等。 经验主义与怀疑论哲学及无神论,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休谟的史学成就: 《宗教的自然史》从历史根源上考察宗教发生、演变的过程,批评基督教的虚伪和荒唐; 4卷本的《英国史》是其最著名的史著,采取时间倒叙的方法,先从斯图亚特王朝和都铎王朝的国王们写起,然后转到古代的事件。 休谟的史观及其评价: 作为经验主义的怀疑论者,并不相信形而上学的普遍规律或宗教的信条,对基督教和古代尤其是中世纪的历史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在这点上与伏尔泰一致) 在叙述史实史,特别重视因果关系(类似于波利比乌斯),但对因果关系的重要性有自己的哲学理解,并在解释因果关系是常常掺杂了个人的政治情感; 其对史学真实原则的不严肃的态度,是其历史著作的突出弱点。柯林伍德认为其缺陷是整个理性主义史学的共同弊病:用狭隘的主观理性图解历史,史著成为论战和宣传的工具。 2、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5月8日─1794年1月16日) 生平 近代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的作者,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代史学的卓越代表。 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全书6卷,凡71章,120多万字。 大体可分成两部分:一至四卷为第一部分(1至47章),这一部分,作者在简略回顾公元98至180年间罗马帝国的历史以后,主要记述从公元180至641年,约近500年间的史事。 五、六两卷为第二部分(48至71章),记述公元641至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为止的800多年间的史事。 作者把重点放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写得比较简明扼要。全书包括后期罗马帝国和整个拜占廷帝国的历史事件,称得上是一部体大思精的通史之作。 吉本的史学成就: 第一,视野宽广,具有历史连续发展的观念,在欧洲史学上第一次将古代与近代历史连接起来。 其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规模巨大的通史巨作,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写起,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轫,其间跨越了1300余年,范围遍及古代世界的三大洲。不仅记述了罗马帝国之兴衰,也涉及到波斯、匈奴、日耳曼、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的历史。 他能够把这样一部年代长、国家多、范围广、史事纷繁复杂的通史写得井然有序,清楚明白固然与其高超的叙事才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历史连续发展的观念。 是他,在欧洲史学上第一个搭起了一座桥梁,把古代与近代的历史连接起来。在他之前,欧洲还不曾出现过这样规模巨大的通史著作,也不具备象吉本所怀有的历史观念。 是18世纪欧洲史学的高峰。 第二,特别注重阐释事件的原因和价值。作品中很多地方对原因的分析和价值的判断多于事实的陈述。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