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PPT
第四节 沉淀的形成 沉淀重量分析法中总是希望得到粗大的晶型沉淀 沉淀的类型与下列因素有关: 沉淀的性质 形成沉淀时的条件 沉淀的后处理 一、沉淀的类型: 颗粒度/mm 特 点 晶形沉淀 0.1~1 构晶离子排列规则有序、沉淀结构紧密、体积小、易沉降 凝乳状沉淀 0.02~ 0.1 介于晶型与无定性沉淀 无定形沉淀 0.02 构晶离子排列杂乱、包含有大量的水分子、结构疏松、体积庞大、不易沉降 二、沉淀形成的过程及影响沉淀类型的因素 构晶离子 晶核 沉淀微粒 无定形沉淀 晶形沉淀 (一)晶核的形成过程 过饱和状态:当溶液中的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该条件下沉淀的溶度积时 晶核的形成过程 晶体的成长过程 构晶离子会因离子间的缔合作用自发地聚集而从溶液中产生晶核 由于溶液中的细小颗粒(如尘埃、不溶性杂质、器壁上粘附的细小颗粒等)的诱导作用,构晶离子在其表面聚集而构成晶核 均相成核: 异相成核: Q:加入沉淀剂时溶质的瞬间总浓度 S:晶核的溶解度 K:与沉淀的性质、温度和介质等因素有关的常数 Q-S:过饱和度 (Q-S)/S:相对过饱和度 冯·韦曼 (Von Weimarn) 晶核数 异相成核 浓度区域 均相成核 浓度区域 (二)晶核的成长过程 晶 粒 大 小 晶 核 数 目 异相成核 均相成核 晶粒小 晶粒大 临界过 饱和比 相对过 饱和度 沉淀物 的本性 人为控制 由离子聚集成晶核,再进一步堆积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微粒的过程称之为聚集过程。 聚集的同时,构晶离子又有按照一定的晶格整齐的排列在晶核表面从而形成更大晶粒的倾向,此定向排列的作用称之为定向过程。 聚集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相对过饱和度 定向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极性较强 晶形沉淀 无定形沉淀 大颗粒晶形沉淀 成长 构 晶 离 子 晶 核 沉淀微粒 均相成核 异相成核 无定形沉淀 晶形沉淀 沉淀的类型不仅取决于沉淀物质的本性,也与进行沉淀的条件密切相关;成核过程和晶体的成长过程都对沉淀颗粒的大小有影响。 第五节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共沉淀现象 在进行沉淀反应时,某些可溶性杂质混杂于沉淀之中与沉淀一起沉淀下来的现象,叫做共沉现象。造成共沉现象的原因分为:表面吸附、吸留和生成混晶 1、表面吸附 表面吸附是在沉淀表面上吸附了杂质,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晶体表面离子电荷不平衡所致 溶 液 第一吸附层 第二吸附层 双电层 沉 淀 界 面 BaSO4晶体表面吸附作用示意图 例:沉淀重量法测定Ba2+含量(共存Fe3+) 表面吸附作用力 静电力 例 Ba2+ SO42- 沉淀 用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Ba2+ Ba2+ Ba2+ Ba2+ Ba2+ Ba2+ Ba2+ Ca2+ Ca2+ NO3- Cl- Cl- Cl- K+ Na+ SO42- SO42- 吸附层 扩散层 吸附层: 扩散层:抗衡离子 ①构晶离子 ②与之相似离子 表面吸附 例 Ba2+ SO42- 沉淀 用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Ba2+ Ba2+ Ba2+ Ba2+ Ba2+ Ba2+ Ba2+ Ca2+ Ca2+ NO3- Cl- Cl- Cl- K+ Na+ SO42- SO42- 吸附层 扩散层 吸附原则 溶解度小 电价高 浓度大 溶解度(mol/L):25°C Na2SO4 1.4 K2SO4 0.64 CaSO4 3.6×10-4 BaSO4 ~10-5 Ca(NO3)2 3.2 CaCl2 9.4 Ca2+ NO3- Cl- K+ Na+ 表面吸附的选择性: 第一吸附层 第二吸附层 首先吸附构晶离子 其次易吸附的是与构晶离子大小相近、电荷 相同的离子 此外,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或溶解度 较小的化合物也易被吸附 作为抗衡吸附层,首先吸附电荷数高的离子 吸附杂质的多少取决于: 沉淀的总表面积 杂质离子的浓度 溶液的温度 2、吸留与包夹 吸留:在沉淀反应中,由于沉淀生成的速度过快,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来不及离开,被随后生成的沉淀所覆盖而包藏于沉淀内部 包夹:包藏的为母液 避免措施:重结晶或陈化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1.2.3.4.5.6.7.8 赵县职教中心生物化工专业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 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