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规范形式论析
中文摘要
语言文字规范化既离不开政府的组织领导,又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持,政府行为和
学术行为的关系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规范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规范工作的
精髓就是处理好政府行为和学术行为的关系。本文研究的中心就是如何处理好这个关
系,如何建立科学的规范工作模式。
现代汉语规范的确立可以追溯到清代末年。清末至今,汉语规范经历了三次变迁,
相应地,也就形成三种规范模式。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模式是以知识分子为主导的群众运动模式:
学者行为一一政府行为…一社会习惯
l ,
语文工作主要是由专家学者通过学术研究和舆论宣传来影响社会习惯。在特定时
期,政府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受战争的影响,政府的语文政策没有长期性和稳
定性。因此在这个模式中“政府行为”的两端用虚线表示它和学者研究以及社会习惯
规范的关系。
这一时期,政治、军事斗争激烈,政府行为受到限制,社会上出现了以知识分子
为核心的社会团体,他们把语文改革作为医治民族瘸疾的良药,用运动的方式来推进
现代汉语规范的确立。这是群众运动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即政治混乱和语文改革救
国论流行。
这一模式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特征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导。这时的语文改革是以
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的,政府在语文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个特征是以群众运动为表现形式。在中国近代史上,语文改革是社会变革的
有机部分。语文改革顺应历史潮流,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政治、思想变革,因此它总是
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在保守势力的压制下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和最广大的人民
群众结合起来,就必定以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中国语文现代化运
动始终以通俗化大众化为宗旨:通俗化、大众化是它的生命力。
汉语规范化之所以能以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根本的原因是语文变革具有广泛的
群众性,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社会风气,直接的原因则是语文规范化总是和当时的社
会变革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具体表现为:和维新运动相联系;和“五四”新文化运
动相联系;和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
和不同的社会变革结合还使不同时期的语文运动带上了不同的特点。清末维新运
动主要是向日本学习,因此汉语拼音方案以汉字笔画式为主流:后来向西方学习,采
用国际化的拉丁字母的主张成为学术界的主流;30年代后,由于受政治斗争的影响,
“拉丁派”内部也分化为国罗派和北拉派。
二、新中国至改革开放以前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的群众运动模式:
学术行为一一政府行为一一社会习惯
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研制各项规范标准,并采取行政措施向社会推行规范。建国初,
政府面临的语文建设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要研制并建立新的语言文字规范,并在社会
上广泛推行,实现汉语言文字向现代化的转变,需要进行两个革命,一是观念上的革
命,即要在全社会普遍树立现代汉语的观念,规范化的观念;一是实际的革命,即要
做许多实际的研究和推行工作。没有一场广泛深入的群众运动,是不可能完成这两个
革命的。
这一模式也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是语文运动的发起者、
组织者、领导者,学术界是国家语文政策的执行者。学术界进行汉语规范化研究主要
是靠政府号召,由政府组织安排,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用行政行为代替了学术研究,
比如汉字的前途问题。
第二个特征也是以群众运动为表现形式。在舆论宣传上,语言被定义为交际的工
具,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强调语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语文工作成为国家文
化建设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被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应
该支持语文工作。与解放前的语文运动不同,这次运动实际上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
行为。因为有了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国家标准,现代
汉语的规范标准在社会上得到了切实的推广。
三、改革开放至今的模式是科学化、制度化的双向互动模式:
社会习惯一一学者行为
\\ //
政府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语文生活又一次发生巨大变化。主体化和多样化是语文生活的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族婚礼用语研讨.pdf
- 汉日量词比较研讨.pdf
- 汉朝“七”体研究.pdf
-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及其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pdf
- 汉日语音与句法语义关系的研讨.pdf
- 汉朝四位女性作家的创作内容及文学价值.pdf
- 汉朝女性作家研究.pdf
- 汉朝家训研究.pdf
- 汉朝歌诗研究.pdf
- 汉朝歌谣与乐府之关系.pdf
- 202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福州英华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温州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甘孜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50∕T 1266-2022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pdf VIP
- 内蒙古开放大学23秋思维方式与方法形考1-3+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 无人机测绘技术实训任务书.docx VIP
- 钢板桩施工安全要求.docx
-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18章 天津乡土地理 第十八章 天津乡土地理.ppt VIP
- L13S2给水图集(附条文).pdf
- DB4401T 230—2023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指南.pdf VIP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_外文文献_英文文献_外文翻译_plc方面.pdf VIP
- 2025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