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牧民族颜色词的文化认知研讨——以哈萨克语和蒙古语为例
Y86‘028
摘要
颜色词是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颜色
词。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都从不同方面对颜色词进行过研究,成
果颇丰,但其中涉及我国少数民族语言颜色词的研究成果很少,且很零
散。本文以我国游牧民族语言的颜色词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化语言学和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对颜色词进行研究,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
际研究的一次尝试。
本文通过调查母语人,请教专家以及查找文献等方法收集语料,对
哈萨克语和蒙古语颜色词的词汇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并通过与
汉语对比,着重分析游牧民族颜色词白、黑、红、黄、绿、蓝、褐色
的隐喻认知特点。经对比分析,本文获得一些初步的认识:一方面,由
于世界语言文化具有共同的基本内核,哈萨克语、蒙古语和汉语在隐喻
认知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绿色都象征生机和活力,白色都具有纯
洁的象征意义,也都有空白、穷等象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语言
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不同的文化积淀会在隐喻中留下不同的痕
迹。与汉民族的崇黄尚红轻黑忌白不同,游牧民族传统文化是尚白喜褐
轻红的,这种隐喻认知取向可以在颜色词组成的词、成语、谚语中体现
出来。论文在分析游牧民族隐喻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又进而深入到语言
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中,试图从自然环境、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
面对其隐喻认知特点加以合理的解释。
游牧民族颜色词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示牲畜毛色的颜色词非常
丰富,除用一般的颜色词来表示牲畜毛色外,还有一些专门表示牲畜毛
色的颜色词。这是由牲畜对于游牧生活的极其重要性导致的,文中对此
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颜色词,游牧民族,隐喻认知,文化解释
ABSTRACT
ofwordsin allofme
As蚰importallt laIlguage,almost
group
haVecolorwords.researchesofcolorwordshasbeendone
languages by
sch01arS.Butseldomdealwitll ofminorities
manylinguists雒d laIlguages
inour studiescolor、Ⅳordsof
counⅡy.111ispaper nomadic is
people,and
aIl tocombinet11e ofcultural and
attempt ways linguiStics
cognitiVe
tota:kea ofcolor、阳rds
linguistics study
comprehemive
onme
b髂isof ofcolor of
descriptionwordsKazakaIld
panicular
con仃as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