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念孙的训诂实际与实践研究
王念孙的训诂理论与实践研究
刘精盛
摘要:王念孙与段玉裁齐名,是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广雅疏
证》、《读书杂志》、《释大》等训诂专著,是公认的清代训诂学的代表人物,段玉
裁称赞他“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矣”。王念孙在古籍的释义和校勘上,
在同源词的研究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其留下的丰富的语料依然值得我们去
研究整理。本文主要讨论了王念孙在训诂理论上的革新以及对其训诂方法的影响,
重点研究了王念孙在校勘上、在同源词研究上的突出贡献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全文分五章。第一章重点阐述了研究王念孙训诂理论与训诂实践的价值和意
义,着重指出探讨王念孙在训诂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今天的训
诂学的发展,正确评价王念孙的同源词研究有助于我们今天的词源学的发展。第
二章写王念孙相对于前人和同时代人在训诂理论上的三大突破:一是初步具有历
史语言观,他提出的“就古音以求古义”在训诂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
就使得他的声训与前人的声训有了质的不同;二是提倡系统研究词义,使训诂学
由解经发展到初步具有解释学意味的阶段,促进了新训诂学的产生;三是他知道
“义存乎声”,对语言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使训诂方法由形训为主发展到
以声训为主。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写王念孙《读书杂志》中的校勘内容,
对王氏《读(淮南杂志)书后》总结出来的古书致误之由“条重新进行了归纳分
类,并有所补充,探讨了王氏在校勘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指出研究王氏校勘
学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指出王氏校勘中的一些失误。第四章从同源词研究的角度
分别探讨了《释大》、《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的贡献和不足。第五章是结论,
从狭义的训诂概念进一步指出王念孙在训诂实践上的成就和不足,并谈了研究王
氏训诂专著的晟切身的感受,即对古书词语的训释和正误,对同源词研究,都存
在一个是非难定的问题,我们研究时既要重证据,也要重论证。一言以蔽之,必
须有严谨的态度,实证的精神,不能单纯地以论证来解决问题,因为语言问题与
逻辑问题毕竟不是一回事,是有其任意性的。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一、既指出王念孙在训诂研究上用归纳法、演绎
法、类比法等逻辑方法来解决问题,又指出他在逻辑推理上存在的失误,尤其是
《释大》、《广雅疏证》论证词的同源关系时存在的逻辑不严密的问题。二、王念
孙在《读(淮南子杂志)书后》中,对古书致讹之由进行了归纳,总结了“条,
旨在认识讹误规律,但分类标准不一,显得有点混乱,本文重新进行了归纳和分
类,以求更完善,以求逻辑性更强。关于形似而误,本文提出相似度的问题,旨
在引起学者注意:校古书时当慎重其事,避免滥言形似而凭意妄改古书的草率行
为。三、从不同的角度具体指出《读书杂志》中存在的一些校勘失误。四、对《释
大》所讨论的176个主词,根据义素分析法,既考虑声母的相近,又考虑韵部的
相近,重新进行了分组,使其同源关系显得更可信,并分析了这些词大义的由来。
关键词:王念孙;训诂理论与实践;校勘;同源词研究;训诂学
Ⅱ
Researchon Nian—sun’s andPractice
Wang XunguTheories
Liu
Jing-sheng
famous asDuan Nian-sunwa$
linguisticianYu-cai,Wang
Abstract:Being
ofthe schooland of resemble
acceptedrepresentativeQianjia SubjectXungu(to
hermeneutic:the Chineseliterature
subjectthatexplains words)ofQingdynasty,w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