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水滴系列)高中生物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免疫调节课时跟踪训练
第27讲 免疫调节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4,7,9,11 3.免疫功能异常 6,8,13 4.免疫学应用 12 5.综合 3,5,10,14,15,16 基础过关
1.(2016·山东临沂调研)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
解析:“脊髓”应属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而不是免疫器官,“骨髓”才属免疫器官;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应属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HIV破坏了免疫系统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2.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第一、二道防线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针对性强
B.吞噬细胞在第二、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
C.溶菌酶、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在第三道防线中起作用
D.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解析: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作用范围广,不具有特异性,针对性不强;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在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抗体在第三道防线中起作用;第三道防线具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3.(2017·湖北荆州质检)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非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
B.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C.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菌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
解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发挥作用;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还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4.(2016·云南昆明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D.仅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记忆细胞本身不能分泌抗体,当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5.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会使感染者的突触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肌肉痉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痉挛毒素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竞争受体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B.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
C.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全来自B细胞
D.对于感染者,尽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痉挛毒素的作用是影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而不是与神经递质竞争受体;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都属于抗原;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感染者需注射抗毒血清,因为血清中有抗体。
6.下列关于免疫异常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解析: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T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丧失,多死于复合感染或肿瘤。
7.(2016·江西赣州期末)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康复时间大约为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病毒感染后会刺激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B.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T、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C.抗体吞噬、消化病毒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D.康复过程中靶细胞裂解,这属于细胞坏死
解析: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引起体液免疫产生抗体;B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抗体不能吞噬、消化病毒,而是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或凝集成团;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对机体是有利的,属于细胞凋亡。
能力达标
8.(2016·山东临沂摸底)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第1课时)New words and phrases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第2课时)Section A(1a-2d)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第4课时)Section B(1a-1e)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第5课时)Section B(2a-2e)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第3课时)Section A(3a-4c)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第6课时)Section B(3a-self check)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第1课时)New words and phrases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第4课时)Section B(1a-1d)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第2课时)Section A(1a-2d)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8年(水滴系列)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第3课时)Section A(3a-4c)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