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绿地境设计调研报告
室外绿地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相关公共绿地设计实例,为日后设计打好基础,探究公共绿地环境如何设计能实现使用者观赏者身心上的舒适愉悦。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场所:北京语言大学一角
清华大学理科楼群
天安门广场绿地
调研过程与方式:参观公共绿地场所,研究其植被,道路,建筑,公共座椅,装饰性物件等的布置,设计,摆放,并拍摄照片,上互联网及相关书籍中查找与公共环境绿地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与实地调研内容相对应。
调研结果:1.北京语言大学一角
冬青环绕的半开放空间构成了校园美丽的一隅,为同学老师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观赏,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成荫的绿树,明媚的阳光,环绕树干的方形木座,错落有致的水泥石板路,长满植被的草坪,小灌木和裸露的土地,各种美好的景象协调统一,疏密有致。其中石板路在错落排布的过程中既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又于不经意间圈出了大树与坐凳的位置。坐凳采用仿木制,贴近自然,与树干呼应,为该绿地创造了朴实沉郁,又静谧安详的氛围。花卉的栽种于绿地间增加了一抹明亮的色彩,使得该区域更加生动活泼。小草,冬青,小树,大树……不同高度的植物错落有致,增加了层次感。矮矮的紫丁香丛,神秘,美丽,很好地点缀了地面,又散发出沁人的芳香,使人心旷神怡。垃圾桶采用树桩的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生动,有趣,而周围散乱的大石头更添自然风味。园子的最远一角,巨大的石头包围着灌木和一棵树,既提供了休闲闲坐之所,又静静地装饰着园子的边缘部分,固定空间。
整体看来,该空间布局整齐,周围树木花卉于不经意间隔出了一个闲暇休息的绿地场所,地砖引路的同时圈出格局,小物件的增添使得环境更加丰富多彩,是一处精巧美丽的校园一隅。但是同时美中不足之处是,不知是未到开放期还是缺乏管理,靠近教学楼的这块地没有被合理利用,显得荒凉,整体布局不完整。
2.清华大学理科楼群
放眼整体以中轴对称为最大特点的环境,最大的感受既是人工与自然之景交相辉映,现代与古典之美相辅相成。绿化带整体被建筑包围,高大的乔木起了很好的点缀作用,建筑上也生长处许多绿色的植被,植物为建筑增色,两者和谐相融。中间的草池从水平面下沉,被建筑环绕,使建筑显得更为挺拔与突出。台阶上也铺着绿草,使得草地的存在更在自然,整个环境更和谐。空旷的绿地使视野开阔,提供了休息运动的好去处,又创造了一种宁静庄严的氛围。圆球形的小树与拱形门洞相得益彰,墙壁上的爬山虎使其显得更加古朴。橙色的墙壁,红色砖路,青翠的植物,颜色多彩而不凌乱,在长椅上休息的人们也会融入在这一人工与自然之美和谐共存的美景之中。从拱形门洞向外眺望自然景观,别有一番韵味。门洞好像是一个自然的相框,不加雕琢地修饰着洞外的美景。半封闭的走廊使内外既互相融合,又使彼此的界限得以区分。中间的拱形门不但提供了通向后部的空间,更形成了一道优美的遮隔物。不管向前看还是向后看,都将后面的景色显得若现若藏,若即若离,若明若暗,极大地丰富了景观和层次。高大的松树与对面低于水平面的绿池形成对比,重峦叠嶂,使的高大的建筑更加突出,低矮的路径与荆棘丛更加隐蔽。从中间的大门洞走进去,感觉景致平淡不少,好处是可以突出前面的美丽,做到主次分明。不规则的石板路很有感觉,与整体风格一致,比起前边的红砖路却显得更加活泼,更加随意。看似普通的石板路实则具有导向的作用。沿着石板路进去,碧绿的草地上上张开双臂的雕塑映入眼帘,虽是理学院,但却很好地增加了人文情怀。
整体来看,清华大学理化做到了楼庭院空间的连接,建筑尺度的协调,材料做法的统一,以及自然人工的结合。在这里,植物起着屏障作用,防风降噪,安静氛围,形成景观,美化作用,限定空间,塑造场所等作用。整体上实现了植物和景观的和谐相融。
3.天安门广场绿地
天安门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建筑,广场绿地采用对植的配置形状,有中国传统的对称美体现,植物采用大片簇拥方式,形状简单大气,给人强烈视觉效果,色彩以绿色为主,配合广场开阔的整体感觉。主体植物是冬青,保持四季有景,点缀广场,修剪整齐有序,既不会遮挡视线,又有一定的高度,不会像草坪易被踩踏破坏。修剪形体简单整齐,与其后国博的方正形象融为一体。周围一圈的冬青修剪为平顶式,中间有变化的为波浪式,并配有一小部分黄绿色女贞,色彩变化中有统一。整体走向外方内圆,象征一种刚柔并济,包罗万象的中国胸怀。绿化除了改善小气候,还要阻挡冬季寒风,或使某种风害侵入的情况得到削减和改善,即折风绿地。
整体来看,天安门广场绿地是恢弘建筑与广阔氛围的彰显。植被颜色鲜亮大气,剪裁简洁明快,有力衬托建筑以及广场的壮观。
调研收获:
建筑与植物构图关系
对景与借景 对景是利用植物景观作为建筑轴线或行进路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