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 ppt课件.ppt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 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 邱茂龙 2018-4-6 主要内容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 支气管哮喘 2 喘息相关性呼吸道疾病 3 咳嗽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 4 肺炎支原体肺炎 5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6??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治疗气道急、慢性炎症的常用药物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法的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 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普通儿科或非呼吸专业儿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雾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 ②不能正确掌握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证,例如对近年发生的较多的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间质性肺疾病等是否以及如何应用并不明确 ③在特定疾病,如何结合其临床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以及如何确定剂量和疗程; ④对各种雾化设备,应如何正确选择使用; ⑤家庭雾化吸入的正确使用,引导和管理等。 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1.吸入疗法,气溶胶具有很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 直径1~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 5 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 而0.5 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而排出体外 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2.1 给药技术 射流雾化一般用量为3~4 mL,可在5~10 min内输出全部药液。氧气流量以6 ~ 8 L/min为宜 滤网式(mesh)雾化:特点微颗粒比例略低,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使用时噪音小,还可以倾斜使用 超声雾化 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雾化吸入的给药特点 局部给药的治疗指数高、安全性好 雾化吸入是最不需要患儿刻意配合的吸入疗法,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 治疗的药量仅为全身用药量的几十分之一 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研究表明,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比单用泼尼松龙能更有效地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 有研究显示幼龄儿童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优于使用其他方法吸入ICS的疗效 雾化ICS简介 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 、二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BDP)和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diproprionate,FP) WHO12岁以下,布地奈德唯一推荐的抗哮喘ICS 雾化ICS简介 大部分停留于口咽部,仅有小部分沉积于肺内 故ICS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取决于由消化道及肺组织吸收入血的药物总量。 一般而言,儿童年龄越小潮气量和吸气流速越低,肺部沉积的绝对药量也越少 安全性 雾化吸入IC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个别患儿使用不当可出现口腔真菌感染,通过吸药后漱口或暂时停药(1~2 d)和局部抗真菌治疗即可缓解。 其他还有声音嘶哑等,但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吸药后清水漱口也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性 长期雾化吸入ICS时,应及时调整药物至最小有效维持剂量 2017 GINA指出,长期低剂量ICS对儿童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无显著影响 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过程中要防止药物进入眼睛,使用面罩吸药时,在吸药前不能涂抹油性面膏,吸药后立即清洗脸部,以减少经皮肤吸收的药量 呼吸节律对吸入药雾微粒量亦有影响,儿童哭吵时吸气短促,药雾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留存在口咽部,而且烦躁不安也使面罩不易固定,因此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入。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 支气管哮喘 2 喘息相关性呼吸道疾病 2.1 毛细支气管炎 2.2 哮喘性肺炎 2.3 哮喘性支气管炎 2.4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 3 咳嗽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 3.1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3.2 感染后咳嗽(PIC) 3.3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3.4 变应性咳嗽(AC) 3.5 百日咳/类百日咳样综合征 4 肺炎支原体肺炎 5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6??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1 支气管哮喘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 必须尽快缓解气流受限,首选吸入速效β2RA,同时可使用ICS缓解气道炎症 速效支气管舒张剂与高剂量ICS雾化吸入联用可作为急性发作起始治疗选择 如起始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或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应尽早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建议急性期治疗的总疗程需至少维持7~10天 哮喘急性发作的剂量和疗程 明显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92%---应及时吸氧或以氧气作为驱动力 轻中度:在吸入速效β2RA的基础上联用雾化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作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