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程课件15临终护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护理学课程课件15临终护理

第十五章 临终护理 基础护理教研室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往任何时候要引人注目。正如夕阳的余晖、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莎士比亚 主要内容 临终关怀及发展简史 临终病人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反应及护理 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 死亡的诊断依据 病人死亡后的护理 学习目标 临终关怀的定义 描述临终病人各阶段的生理变化及心理反应 叙述临终病人的护理原则 列出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死亡的诊断依据 按操作规程进行尸体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濒死及死亡的定义 濒死(dying)即临终。指患者已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因此,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死亡(death)是生命活动不可逆的终止。 死亡的判断 传统标准:心跳、呼吸停止 新标准:脑死亡(brain death)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 脑死亡是现代医学界提出的新的比较客观的死亡标准 脑死亡的标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在世界第22次医学会上提出: 1.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2.无运动、无呼吸 3.无反射 4.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低于3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 二、死亡过程的分期 (一)濒死期 (二)临床死亡期 (三)生物学死亡期 (一)濒死期 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表现:意识模糊或散失,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 (二)临床死亡期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表现: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 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 (三)生物学死亡期 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复活。 随着此其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等)及晚期尸体现象(尸体腐败等)。 1.尸冷 机体死亡后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 规律:10h内 1℃/h ↓ 10h后 0.5℃/h ↓ 2.尸斑 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坠积,该处皮肤成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 出现时间:死亡后2—4h 3.尸僵 形成机制:ATP酶的缺乏 出现顺序:多从小块肌肉开始 咬肌、颈肌→躯干→上肢→下肢 死后1—3h开始出现,4—6h扩散全身,12—16h高峰,24h后尸僵缓解 4.尸体腐败 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 死后24h后出现 第二节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 概念: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临终关怀的兴起与发展 Hospice的原意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目标的人希望能够对路过的旅行者提供新的活力和照顾,现引申到生命旅途。 临终关怀的发展 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为桑得斯博士(D.C.Saunders)。 临终关怀的发展 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同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 台湾在1990年2月在马偕医院成立安宁病房 1992年,北京成立松堂医院从事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综合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居家照料 临终关怀的理念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cure)转为以对症为主的照顾(care) 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第三节 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和护理 临终患者生理变化和护理 二、常见的护理问题 1.排便失禁 与肛门括约肌松弛有关 2.尿失禁 与膀胱括约肌无力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肌肉张力降低、体力丧 失、疼痛有关 4.皮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