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展 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展 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展 目录 治疗目标 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目标 基本概念 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病程多迁延。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发病年龄在青春期至30岁之间。起病多隐袭,但也少数患者为急性发作 一半以上精神科住院患者; 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 基本概念 50%试图自杀,10%死于自杀 首次发作,75%达到临床痊愈 首发患者5年内80%复发 中断治疗者复发风险是持续治疗者的5倍 60%达到社会性缓解 流行病学情况 时点患病率: 浙江省(2001) 3.0 ‰ 河北省(2004) 5.46‰, 全国(1982) 4.75‰ 全国(1993) 5.31‰ 终生患病率: 河北省(2004) 6.62‰ 全国(1982) 5.69‰ 全国(1993)6.55‰ 一. 治疗目标 急性期治疗 缓解主要症状,争取临床缓解。 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 预防自杀、冲动行为的发生。 将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 治疗目标 恢复(巩固)期治疗 预防症状复燃。 促进回归社会。 控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强迫症状。 预防自杀。 控制和预防长期药物不良反应。 一. 治疗目标 维持(康复)期治疗 预防复发和恶化。 提高治疗依从性。 恢复社会功能。 增强应对躯体、心理应激能力。 目录 治疗目标 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目标 二. 治疗策略 ——对首发、复发的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全面检查,作治疗前基线评定。 进行强化性药物治疗,疗程4-6周。 根据病情、家庭照料情况选择治疗场所。 进行家庭教育和心理治疗。 恢复期治疗 药物治疗为主,有效不更方,疗程3-6个月。 治疗场所:康复病房或基地、社区、家庭(门诊)。 家庭教育和心理治疗。 维持期治疗 酌情调正剂量,把握预防复发的剂量,尽可能不更换药物。 疗程酌情而定,一般不少于2-5年。 治疗场所:家庭(门诊)、社区。 加强心理治疗,争取社会支持。 进一步提高疗效,可采用加量、换药、合并治疗。 加强随访,掌握病情变化。 治疗场所:家庭/门诊、社区、康复基地。 心理治疗、社会支持。 重新审定诊断。 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 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疗程一般不少于2-5年。 目录 治疗目标 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目标 三. 药物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即开始药物治疗 以单一用药为宜。 用药个体化。 小剂量起始,根据病情和治疗场所掌握药物滴定速度。 足量足疗程治疗。 定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积极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程序,可参照药物治疗规范程序。 精神病的治疗效果如何? 50%的病人几乎完全恢复、可以履行正常社会功能 25%的病人会残余部分症状,需要持续治疗与积极康复 25%的病人会慢性化,逐渐退化。通常他们恢复的状况也将视其发病年龄的早晚、病前性格、社会适应的良好与否、有无明显的诱因、病程的缓急、是否有良好的家庭及社区支持系统而有个别的差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结局怎么样?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复,生活自理,对周围环境适应,工作能力恢复病前水平 显著进步: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即对自己患精神病有一定认识,生活能自理,对周围环境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能力部分恢复 进步:症状较未治疗前有好转,自知力无明显的改变仅有部分自知力,生活基本自理,工作能力与治疗前无甚改变或仅能做简单的劳动 无变化:病情治疗后毫无变化,甚至恶化。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需要足量应用数周的时间来观察药物效果 如果药物引起了一些副反应,医生可以会开一些相应的药物减轻副反应症状,使病人能更好的耐受治疗 出院后也千万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 应该定期到门诊随诊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误区 ⑴ 擅自减药、停药 ⑵ 迷信“广告药” ⑶ 盲目迷信新药或进口药 ⑷ 重药物轻康复 目录 治疗目标 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目标 四. 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 (按WPA共识声明) 药物种类: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D2受体阻断剂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5-HT2/D2平衡拮抗剂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命名 指主要作用于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 包括:酚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以及相关的长效制剂。按作用效价又分高效价、低效价二类; 大量临床试验显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阳性症状安全有效。 药理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