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问候语差异谈语用能力的培养.docVIP

从英汉问候语差异谈语用能力的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英汉问候语差异谈语用能力的培养.doc

从英汉问候语差异谈语用能力的培养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从英汉问候语差异谈语用能力的培养”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第17卷 第2期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V o l . 17N o. 2 2004年 第2期           JOU RNAL O F W E IFAN G EDU CA T I ONAL COLL EGE         Jun . 2004 从英汉问候语差异谈语用能力的培养 卢春艳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问候语定义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 , 接着又从语言和语用等方面具体分析语用失误出现的原因, 。 关键词:问候语; 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 ; 中图分类号:H 319. 9:B :-2080(2004) 02-0041-04  一、问候语, , 它短小简单, 是人。英文词典(L ongm an D icti onary of Con tem po rary English ) 对greeting (问候语) 的解释是:a fo rm of w o rds o r an acti on u sed on m eeting som eone (与人相遇时使用的言语或行为) 。人们在相遇时, 首先要打招呼、问候, 也就是要表示对所遇见的熟人或者陌生人的一种友好、尊敬及礼貌, 从而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或增进友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渊源, 其问候的方式及问候时所使用的言语也有很大差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你吃饭了吗? ”(H ave you had you r m eal ? ) , “上哪儿去? ”(W here are you go ing ? ) 等, 以表示关心对方。对中国人来讲, 这是极普通又很随便的问候语, 而外国人听了却会不高兴, 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none of you r bu siness ! (这不关你的事。 ) 英美国家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见面时间, 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您好! ”如 “Good m o rn ing ! ”、“Good afternoon ! ”、“Good even ing ! ” 。当然也可使用其他问候语。我们在与英美人士打招呼时, 应该十分注意问候语的使用。问候语是敲开言谈之门的重要方式, 也是切入话题内容的一 种导入方式。问候语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有必要了解英汉问候语表达上的差异。二、问候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1. 称谓方式不同言语交际中, 怎么称呼对方,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 题。不同民族的称谓方式既存在许多共性特征, 又存在不少明显的差异。由于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文 化观念的影响, 中国社会之称谓方式远比西方复杂。1) 中国人“上下有仪、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晚辈不能直呼祖先和长辈的名字, 更不 能呼其乳名。 一般来讲, 晚辈称呼长辈时, 应以辈分称谓代替姓名称谓, 而且无论有无血缘关系, 均可以亲属称谓相称, 如叫“爷爷”“姥姥”“叔叔”等。不但晚辈 忌呼长辈的名字, 而且在不十分熟识的同辈之间也忌直呼对方的名字, 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通常人们以“先生”“同志”或“师傅”相称。而英语在称谓方式上不象汉语那么多忌讳, 基本上不存在讳名问题。大多数情况下, 用M r . +姓或M rs . (M s . M iss ) +姓就可以了。而且在当今的英美社会, 人们渐渐地形成了直呼其名的倾向。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都可以直呼其名, 以示亲切。2) 英汉语中都可以用职务或职业作称谓词。汉语中几乎所有职务或职业都可以用作称谓, 如刘主席、李处长、郝医生、张会计等, 这可以体现对被称呼者的尊敬和对其身份、地位的重视, 但不可说王农民、李工人。英语中只有少数特定的职务名称可以这样用, 如:p rem ier , p residen t , p rofesso r , cap 2 tain , chairm an 等, 同时也只有 “docto r , w aiter ”等少数职业名称可以作称谓词。2. 问候内容不同汉语问候语内容较具体, 着眼于事实。英语往往 是泛泛而谈, 随意性强, 不涉及事实。这是因为文化差异和制约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不同, 问候语涉及的话 题也不同。汉语问候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常以对方的 收稿日期:2003- 12-30 作者简介:卢春艳(1971~) , 女(汉族) , 江苏赣榆人,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1 4 切身生活为话题。中国人往往会互相问起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 这是一些非常大众化的话题, 而且可以详细询问对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