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港设计----课程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水港设计----课程设计

1.宁波港集装箱腹地概况 1.1宁波港口腹地现状 宁波港集装箱码头的直接经济腹地主要为浙江平原的宁波、台州和温州三市所辖的经济带和舟山、绍兴、金华、丽水和杭州。宁波港与上海港的交叉腹地主要为杭州市及其所辖的杭嘉湖平原经济区。宁波港的中转腹地为铁路浙赣线所覆盖的鄱阳湖平原经济区和洞庭湖平原经济区。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主要得益于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商品大进大出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集装箱生成量。浙江省进出口产品中除了成品油、矿石等非适箱货外,其他适箱货为纺织品、服装、丝绸制品、机电设备、五金工具、工艺品、玩具、家具、化工品、鞋类、箱包等。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从宁波港进出近85%的集装箱来源于浙江省内部,而且主要集中在宁波港的直接经济腹地,目前集装箱货源适箱率已达到100%。1246.46 1107.58 1509.69 1705.73 由图表可见,各地的贸易量日益增长,2010年的箱量与2006年相比各个城市的增长率分别为96.40%、8.92%、130.17%、72.89%、93.69%、80.40%、113.85%、298.44%、101.66%、169.12%、200.26% 。 2.无水港的建设 2.1 无水港的设计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外贸量的逐年攀升使得现代港口正朝着成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的方向发展,如何在内陆地区找到下一个高效运转的环节以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畅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港口数量的增多,港口间的竞争势必越演越烈,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更多的货源将是港口经营者现在最关心的事情。一些外贸企业渴望在本地实现“一关三检”将货物运出去, 当地政府也希望有这样的平台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创造条件。在这种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的驱动下,无水港——一种建在内陆地区但具有和沿海港口基本相似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应运而生。 围绕拓展港口陆域腹地的目标,继续提高通关效率,与内陆地区城市合作,积极发展宁波港的内陆“无水港”。通过建设“无水港”,内陆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当天即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无水港内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一切通关手续可以实现一站式报关、报验、订舱、集疏运、储运、包装、分送等,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的“无缝对接”。 2.2 无水港设计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港航强省”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战略,紧紧围绕“交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和“三大建设”、“三个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不断提升公路水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继续加快公路水路交通网路和枢纽建设,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支持保障系统的能力,发展绿色交通,注重公路水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2.3无水港设计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交通运输与经济平衡发展,统筹交通运输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交通运输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统筹城际、城乡、城市交通协调发展2、坚持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是“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主线,交通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3、坚持综合发展。要切实强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总体效率和效益,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作、协调、协同”。4、坚持创新发展。要努力推进交通创新发展,推进交通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交通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交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兴交、人才强交”。5、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力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交通,努力提高交通运输效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交通运输行业。 2006年进出口总额 422.14 565.08 675.49 608.12 829.04 386.29 杭州 389.09 345.67 383.46 311.44 423.81 206.27 湖州 30.1 42.63 55.88 48.32 69.27 33.95 温州 98.94 122.47 139.92 132.78 170.93 76.97 绍兴 139.49 192.94 237.27 204.90 270.16 125.55 嘉兴 126.5 160.61 198.33 172.04 228.20 109.24 金华 61.73 79.60 95.48 93.43 131.99 58.71 舟山 27.1 40.76 60.53 70.23 107.32 47.94 台州 84.3 110.92 138.11 120.31 170.01 79.08 丽水 5.7 8.42 12.68 11.10 15.32 7.72 衢州 6.4 10.60 13.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