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两则)当堂达标.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夫和蛇(两则)当堂达标

滕州市南沙河中学“学教2 : 1”教学导学案 课题 年级 学科 编号 授课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 长审核 级部主 任审核 业务校 长审核 班级 学生 姓名 农夫和蛇(两则) 七 语文 石中超 石中超 薛庆海 俞廷喜 当堂达标 1、寓言,是用 的故事寄寓 的道理,给人以 。寓言篇幅一般比较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 或 。 2、《农夫和蛇》两则的作者据传是 ,他是 (国别)寓言作家。课文选自《 》。 3、给加点的字注音 怜悯( )冻僵( )后患无穷( )胸脯( )纠缠( )( ) 4、修改病句 (1)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2)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 , ; 宽容, , 。 6、阅读语段,回答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1)、农夫为什么要救蛇?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2)、蛇为什么要咬救蛇的农夫,体现了它怎样的性格? (3)、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可怜”能否改为“怜悯”?为什么? (4、)农夫所说的“血的教训”指的是什么?在原文中画出来。 (5)、这则寓言里,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 (6)、这则寓言借蛇写人,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7)、如果这条蛇没有毒只是咬了农夫一口,那农夫还会有“血的教训”吗? (8)、你还知道哪些寓言?请写出两个。 阅读下文回答: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 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而浓烟则不一样,当他从烟囱里冲出来的时候,他总是 大模大样表人物有梅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其特点是:不承,张牙舞爪,忽东 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扬扬自得,不可一世。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不动,不嫌乏味吗?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吗,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 烟囱回答道: “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 “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壮大。” 浓烟继续自我 (A.赞赏 B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升腾。他一边飞一边膨胀,可是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膨胀,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烟囱仍然沉默地( A.矗立 B.直立 C挺立)着,准备继续排除新的浓烟。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2)这则寓言是以 喻人。 (3)作者抓住了烟囱 的特点,赋予它 的性格;同时抓住了浓烟 的特点,从它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 的表现中,揭示了它的心态,讽刺了那种 的人。 (4)我们从中得到的道理: 。 1、 B A 2.物 3.静止 默默工作,不自吹自擂,勤劳谦虚 扩散 大模大样,忽东忽西的朝天空飞去,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没有根底却狂妄自大 4、狂妄自大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