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亲子沟通方法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子沟通方法PPT课件

教子有方茶话会 亲子沟通方法 您常和孩子聊天吗? 专家提醒我们,对孩子来说,要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家庭中亲子沟通至关重要。 1、如果给孩子送生日礼物的话,你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礼物? 2、你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什么水平? 3、你孩子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4、你孩子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5、你孩子的性格是怎样的? A、内向 B、情绪稳定程度如何 C、善于与人交往吗 D、是否有领导才能或潜力 E、自信还是自卑 6、你孩子自己希望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7、你孩子最崇拜和最喜欢的人分别是谁? 8、你孩子最不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家长自测 你了解孩子有多少? 家长自测 你喜欢对孩子唠叨吗 经调研,现今的父母确实对孩子太唠叨了。其原因如下: 第一,父母滥施权威。专家说,社会的快节奏常会导致父母滥施权威,他们喜欢急吼吼地对孩子发号施令,并以为自己只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孩子就会乖乖遵命!而事实恰恰是,孩子根本“不为所动”。 第二,父母超越界限。孩子当然需要父母不断提醒,但提醒有别于唠叨,两者界限必须分明。提醒要求父母始终抱着友善态度,言语不含厌烦或抱怨的成分。而唠叨则是父母泄露出责备、警告、威吓以及反复要求的复合体,通常引起孩子强烈不满,并一再诱发孩子作出逆反之举。 第三,父母心血来潮。心血来潮,也是现代父母的一大弊病。父母时常会不自觉地听凭自己的一时冲动,想当然地驱使孩子实施各种并不具体、清楚的目标和要求。 结果,总是做父母的开始高腔大嗓,形于声色,孩子则充耳不闻。 这些粗话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经济制裁”和“武力威胁”巩固自己地位,容易使孩子失去上进的动力,失去对父母的信赖和尊重。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爱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孩子最盼家庭和睦 最怕父母吵架和离婚,在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时,近四成儿童希望有沟通的余地。 根据调查显示:从少年儿童心理压力来源看,影响最大的前3项分别为父母、自尊和对未来的恐惧。在家庭生活中,他们最怕的事情为:父母吵架占58%,父母离婚占10%,家里失窃占8%。 个案: 发现孩子乱化钱以后 儿子刘XX,现读四年级,自上幼儿园起,就开始练习书法,没有外出玩耍的习惯,胆子也很小。 “钱怎么花的?”他爸爸教训了儿子近半小时,得到的回答是“我去同学家玩,把东西给弄坏了、赔了钱。” 妈妈说:“祺祺,你是一个不乱花钱的孩子,你想一想有时下午放学,肚子饿了也舍不得买点心吃,就是很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打电话,在妈妈的同意下才买,不是必需的用品你从不买的。” 这时,孩子抬起头来对我说:“妈妈,我错了,昨天那34元不是赔给同学,而是打游戏机用去了。” 妈妈说:“祺祺,你把这件事说出来,应该说是很不容易,你勇敢地走出了这一步,说明你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顿时,眼泪从孩子的眼眶中流落下来,他说:“平时同学都说我是小气鬼,说我的钱是乡下钱,于是我就用34元和同学们一起批电子游戏机。但又怕你会打我,所以我撒了谎。” 母亲说:这件事,使我感到教育孩子一定要用启发式,要了解事情的全过程,不能简单地采用谩骂或“竹笋拷肉”的方式,否则不但不能引导,而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亲子沟通的诀窍 一、身教重于言教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五、多赞美、少批评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请记住:亲子沟通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家庭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但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而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很普遍,孩子到学校的任务是学习,可回到家里,家长仍然追着孩子的学习不放,孩子自然会很反感。和孩子沟通不是学校上课,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 家长要学会去关心孩子关心的事,和孩子聊天,从孩子想什么、关心什么入手。在和孩子沟通时,讲究技巧,与孩子是谈话而不是训话,和孩子平等沟通。在相互交谈中做家长的特别要注意,一定要细心倾听孩子的叙说,了解他在学校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和所做之事,并要给予适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